牛津大学公开课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康德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相关推荐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7(第七段)
第七段: 根据段落大意,可以将该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This, the only way that was left, I have followed, and I flatter mysel ...
-
《如何阅读一本书》:我的另类翻译之旅004
老会计学新知识 <如何阅读一本书>:我的另类翻译之旅004 [絮语] 我有时候会觉得,读喜欢读的书,这就够了. 我最喜欢在清晨的时候,坐在阳台的藤椅里,手边有一壶老树滇红,捧一本书,静静地 ...
-
牛津大学公开课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三):进行传统经验主义批判的三种经验类比
康德有多重要?在当代领先的物理学期刊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理学界过去30年来,怎样继续对物体的认知已变得十分清楚.令人惊奇的是,物理学用以认识物体的方法本质上讲正是康德创建的概念框架.但是大 ...
-
牛津大学公开课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五):如何获得知识?
康德有多重要?在当代领先的物理学期刊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理学界过去30年来,怎样继续对物体的认知已变得十分清楚.令人惊奇的是,物理学用以认识物体的方法本质上讲正是康德创建的概念框架.但是大 ...
-
牛津大学公开课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六):一场先验演绎是怎样进行的?
康德有多重要?在当代领先的物理学期刊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理学界过去30年来,怎样继续对物体的认知已变得十分清楚.令人惊奇的是,物理学用以认识物体的方法本质上讲正是康德创建的概念框架.但是大 ...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
西方哲学发展到康德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可以说康德是康德之前西方哲学的总结人,总结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经验派与唯理论的争论.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先 ...
-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第二版序言A
Day 2 2020年5月12日 跟第一版序言的开始一样,只不过康德更加明确的指出了形而上学在当时的困境.对于属于理性的工作的那些知识所做的探讨是否在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上进行,这可以马上从它的后果中做 ...
-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第二版序言B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大脑中,就开始了一些超越经验的思考,就像牛顿思考引力和爱因斯坦思考相对论一样,在他们的思维里上演的,是在经验之上的纯粹的理性思辨.而康德所期望的,就是寻找出这些超越经验的理性思辨的 ...
-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第二版序言D完结篇
在康德明确了<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之后,就做了一个设问,这本书,或者这个理论会给后世留下什么财富呢?而在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康德又用他的批判精神,走向问题的另一端,发出另一个疑问,这个批判 ...
-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导言2
在这里,关键是要有一种我们能用来可靠地将一个纯粹知识和经验的知识区别开来的标志.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因此首先,如果有一个命题与它的必然性一起同时被 ...
-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导言3
正是在这样一些超出感官世界之外的知识里,在经验完全不能提供任何线索.更不能给予矫正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理性所从事的研究. 这这康德先划定了一个范围,就是在经验领域之外,然后又给定了一个主体,也就是在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