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利:随从左右,心系安危

(0)

相关推荐

  • 传承文明 凸现“樊口”

    传承文明  凸现"樊口" --关于建樊口钓鱼台滨江公园的建议 樊口的地名源于何朝何代尚不清楚,"樊口"的名字进入史书应是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

  • 三国时期的鄂州

    三国以前,在今岳阳至九江一段以南的今湖北地区,行政上只有鄂县之建制.沙羡县也是汉县,历史文献往往把今武汉市的江南部分,以及武昌.嘉鱼.蒲圻.咸宁等县市归为汉沙羡县的隶属范围,其实直到汉末沙羡县并未逾越 ...

  • 刘备周瑜樊口会师史话

    刘备周瑜樊口会师史话 刘备樊口屯兵,是樊口的一处重大史迹.刘备当时在樊口洲尾口与东吴大都督周瑜会师,又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可是孙刘"联军"联盟的重大标志.这一历史性的" ...

  • 如果没有赤壁之战,鄂州可能是刘备葬身之处

    赤壁之战开打之前,处于战争前线的鄂州百姓时刻面临着刀兵之灾,一边是被孙权刚刚占领不久,当地的民众还惊魂未定,另一边是正值雄心壮志的曹操挥师南下的大军,两军交战受苦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不仅如此,就连皇叔 ...

  • 吴王樊口败舶湾及吴王岘

    吴王长安号历史地留下了"吴王樊口败舶湾及吴造岘(吴王岘)"等三国古遗迹. 那么,吴王樊口败舶湾及吴造岘又在何处呢?很值得研究. 这段三国异彩纷呈的"长安号"试航 ...

  • 孙权于刘备的恩恩怨怨,竟是从古鄂州开始的!

     元代后期有杂剧<黄鹤楼>,全称<刘玄德醉走黄鹤楼>.其作者,或称无名氏,或谓朱凯.朱凯,字士凯,约元文宗至顺(1331)前后在世,属元杂剧后期作家.<黄鹤楼>为末 ...

  • 赤壁之战中刘备进驻在鄂州的具体方位

          按<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这表示赤壁在夏口以西,当然夏口之地 ...

  • 吴王“长安”号史探

    吴王"长安"号史探 吴王孙权在樊口钓鱼台钓鱼,史传佳话.但是,吴王在钓鱼台的江津举行了"长安"号首航式"典礼",却少为人知.长安号日后曾作为 ...

  • 周瑜逆江而上与备会师于樊口是为了偷袭曹操

    话说赤壁大战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周郎赤壁在何处却成千古谜团.随着古代文物的不断挖掘,历史文献和古城遗址的不断发现,历史真相大白之日一定会到来.不过,仅就现有历史文献深入分析研究,也能拨开历史迷雾,初露 ...

  • 樊口如歌“吉祥”是梦

    樊口如歌"吉祥"是梦 樊口的历史文化是精彩纷星,人文荟萃.经典中最早记载的樊口,也就是说樊口的名字最早载于史籍中,应是西晋人虞溥的<江表传>及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

  • 赤壁之战时鄂州分别控制在两股势力的手中

    <江表传>所记刘备驻营鄂县-事,并非孤证. <江表传>作者虞溥(约239- 300),兖州高平 (今山东)人, 与陈寿(233- 297)是同时代人,曾任鄱阳内史.鄱阳县与柴桑 ...

  • 谷利本为孙权奴仆,曾救过孙权的命,后因冒死抗命受到孙权敬重

    孙权有一个奴仆叫做谷利,孙权曾经很信爱这个奴仆,谷利也曾经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救过孙权的命.后来在一次乘船航行的时候,谷利冒死违抗孙权的命令,反而得到孙权敬重.这个谷利到底是怎样 ...

  • 刘备樊口屯兵初探

    贺亚先写的<三国遗迹鄂州多>的文章,为鄂州发掘"三国"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史实资料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章也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最近我查阅了一些有关" ...

  • 赤壁之战时鄂州与江夏分别控制不同的人的手里?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说:"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响震失色." ...

  • 】“草船借箭”原来是在芜湖借的?

    江天诸役·濡须之战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桥段之一.其实,这一事件有真实原型,而且就发生在芜湖的江面,不在赤壁,也与诸葛亮没多大关系. 这就得提到历史上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濡须之战 ...

  • 吴王钓鱼台

    吴王钓鱼台是中国十大古钓鱼台之一,即陕西宝鸡姜太公钓鱼台.浙江桐庐严子陵钓鱼台.江苏淮阴韩信钓鱼台.湖北武昌孙权钓鱼台--武昌钓鱼台,是一处十分珍贵的三国古遗迹和急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quo ...

  • 战前刘备主力已撤至鄂县之樊口

    战前刘备主力已撤至鄂县之樊口 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时引录了虞溥<江表传>记载刘备从当阳逃至夏口后,鲁肃劝刘备与东吴"连和"抗曹,"备大喜,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