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上党之争!给你这么大的好处你会不要?
相关推荐
-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上党之争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了,这场战争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天下的归属,因为交战的秦国和赵国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谁能在这场举国之战中胜出,谁就有问鼎天下的机会. 如此重要的战争,双方在没有 ...
-
战国秦将白起为何被称作“人屠”?他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左右胜局
如果要说谁是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将领,秦将白起定能夺得首席之位,且不谈其武功谋略.遣兵布阵,只看他一夕坑杀四十余万赵国降兵,便足以威震六国. 秦国在秦昭王的治理下国力日益强盛,为了东进征战诸国,大肆选拔将 ...
-
公孙衍合纵,张仪连横,他俩的四次较量,公孙衍到底输在哪里
本文共计4240 字,写的有点多了 <大秦往事>第44期 公孙衍合纵,张仪连横,他俩的四次较量,公孙衍到底输在哪里? 话说大秦自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与齐一起成为大国,国力增强后,经略天下的 ...
-
谨防,屡屡成功后的一次惨败
时间:2011-10-18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虽然赵氏与秦共祖,但赵国并不是周天子的封国.据<赵世家>所记,"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于 ...
-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为何名将白起没有趁机攻灭赵国?
秦是战国七雄中最后的赢家 ,长平之战的胜利,为秦的一统打下了基础.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前前后后共损失了约45万精锐,元气大伤,举国上下已无多少兵力可用,为何名将白起没有趁机灭亡赵国? 俗话说得好:&qu ...
-
长平之战中的博弈之一:赵是否应该接受上党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头条号第-1篇原创文章. 史料记载,秦通过"半韩"战略将韩国分为南北两段,地处北方山地的上党郡失去了与首都新郑的交通通道,眼见不保,被迫割让 ...
-
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精锐多次冲锋,为何击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说起古代的名将,战国的白起当然榜上有名,他击溃过不少名将,比如韩国名将暴鸢,魏国名将公孙喜,不过最出名的,还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毕竟长平之战后,从此天下形势开始确定明朗,东方六国再无一人是秦国对手. 而 ...
-
济西之战,一堂24年后长平之战的实战教学,廉颇领悟了,赵括没懂
导读 济西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84年,以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与齐国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五国攻齐".齐国大将触子欲借助天然屏障济水为防线阻挡五国联军 ...
-
长平之战,20万赵军被活活坑杀,白起:我也有苦衷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重大战争有很多,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直接将战国首霸魏国打成中等诸侯国,乐毅联合五国伐齐,差点让东方最富裕的强国灭亡,要属战争最惨烈的当属长平之战了.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 ...
-
长平之战中后期,白起为什么不让士兵吃羊肉?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伤亡近20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趁机想要灭亡赵国,为何铩羽而归?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 ...
-
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廉颇是长平之战上半场的赵国主将.其率军赶赴上党与秦军作战,几场小败后,成功将秦军挡在丹河以西,形成了秦.赵两军对峙的局面.但战事长期僵持的结果是:年轻的赵王忍耐不住,在秦国反间计蛊惑下,走马换将,以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