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大教堂塔(cathedral tower)如今,只有极少数的城市还在坚持这个传统。除了洛桑的大教堂塔设有守夜人以外,还有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罗滕堡(Rothenburg),以及丁克尔斯布尔(Dinkelsbühl)和诺德林根(Nördlingen)的塔楼以外,世界上几乎就没有守夜人了。除此以外,波兰克拉科(Krakow)和英国里彭(Ripon)吹号者也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作为守夜人,他们会在守夜仪式上吹响号角。在时代变化下,城市里有了路灯,还有监控设施协助维护城市治安。守夜人也就不再被这个时代需要。但是最后的守夜人们还是延续了中世纪守夜人流传下来的品质。海斯勒是洛桑当地自从 1405 年起,最后一位担任守夜人的人,他一直坚持着中世纪延续下来的传统,用既纯粹又简单的方式保护着城市的文化遗产。另外,尽管海斯勒已经 40 多年没有戴过手表了,但是他却能够沉着地应对着几十年以来的夜间守望。“实际上,我做的事情并不重要,”海斯勒说,“但是根据历史和传统,这有着切实的价值,我是过去的见证者。”海斯勒每天晚上大概是这样工作的。每天晚上十点,第一次钟声就会敲响。伴着钟声,塔楼上就会传出守夜人的喊声。“'est le guet! "Il a sonné dix.(这里是瞭望台!钟声响了十次!)”稍作停顿,又是一声“Il a sonné dix!(钟声响了十次!)”每个小时,守夜人都会伴着钟声重复这样的呼喊,直到凌晨 2:00 下班。但是现在,守夜人不会再像中世纪时那样自己敲钟。海斯勒的家离大教堂塔只有一公里,但是他还是跟愿意在大教堂里过夜。这种生活方式对于他来说出于热爱和值得骄傲的。但是现在他开始为自己的年龄有了焦虑,“当我 65 岁的时候,我就得停下来了,但我宁愿不去想这个问题,”他说。关于守夜人的神话传说,可以追溯到《旧约》中的一个故事。在《以西结书》(33:)中,以西结被上帝任命为以色列的守望者,宣称他的职责是吹号鸣警,保护人民。圣经里描述说,这个角色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角色。在其他故事中对于守夜人的重要性也有类似的描述。英国是世界上具有守夜人仪式的起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 866 年,《里彭镇志(Summary of Rules in Ripon Town Book)》(1598年)有这样一条记载,“除了瘟疫时期以外,守夜人在任期以内不得已任何理由离开本镇。违者罚款 20 英镑。”这是中世纪时期疫情封锁时期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