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篇 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
相关推荐
-
【悦读】长城之北有“故乡”
长城之北有"故乡" ◆ ◆ ◆ 作者:许平 ▼ 著名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曾说: "-中国人应该多注意北方--忽略了历史的北方,我们的民族及文化的原始,仍沉浸在'漆 ...
-
红山文化的发现,让赤峰市成为“中华玉龙之乡”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神. 截至目前,东北地区发现了很多红山文化玉龙,尤其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的象征,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 ...
-
郭大顺:寻祖问根 红山文化
考古是什么? 它是怎样通过文物遗存的发掘, 来建构已经模糊的历史真相. 探索人类的历史, 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是如何产生, 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这种状态. 线索逐渐清晰. 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
-
辽河流域是龙凤文化起源系统的主干
龙凤演化进程图 商周时期的龙凤纹玉佩(距今3000年 洛阳)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4号墓,可见玉器摆放情况. 本报记者 商 越 提 要 晶莹圆润的玉器,在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中多有出土,这些上古玉器 ...
-
玉器里隐藏的远古秘密
来源:北京日报 玉,从远古至今,一直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与大地的渴望.距今约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属于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玉在 ...
-
认知世事(六百八十三)
生命中,有一个人可以去惦念,是缘分:有一个人惦念自己,是幸福. 做人需简单,不沉迷幻想,不茫然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 许多事,不是想明白后才觉得无所谓,而是无所谓之后才突然想明白.
-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六百八十三)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第五百八十三篇 怀美玉之高洁兮(杨伯达访谈录)
朝阳人大多对杨伯达之名还较为陌生,文物考古界人士则早就如雷贯耳了.他是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博物院副院长.北京考古系玉器硕士生导师.人们都 ...
-
第六百三十三篇 赤峰有人不拿宝贝当回事
X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2007年9月11日下午,中央电视台<鉴宝>特别节目摄制组来到了红山文化发祥地--具有8000年文明历史的赤峰.当天,赤峰市体育馆挤满了文物收藏爱好者,他们怀着 ...
-
第六百五十三篇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二)
X (续)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墓出土的玉连体双龙佩,玉黄白色,平面略呈橄榄形,以二龙连体构成,龙首透雕,龙身饰勾连卧蚕纹,边缘分布五个穿孔.两龙张口露牙,昂首对视,精神饱满,各伸一爪共 ...
-
第八十三篇:密切注视大户动向
参与期货投资的人有的资金雄厚,有的本钱单薄:有的集体操作,有的属"个体户":有的可以兴风作浪,有的只能随波逐流.市场上习惯将前者称为大户,后者称为小户或散户. 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有 ...
-
第六百六十三篇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一)
第六百六十三篇&#160;&#160;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一)
-
第六百七十三篇 呼和浩特郊区的红山文化玉猪龙
在呼和浩特市南郊的蒙古风情园广场上,坐落着一个巨大的石质红山文化玉猪龙仿品(见图1),把此园衬托得古朴神秘. X 图1 红山文化玉猪龙仿品.
-
第六百八十篇 “C”字型玉龙雏形的渊源
X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谈起"C"字型玉龙不仅是华夏大地乃至世界人们都众所周知.它猪嘴.马头.蛇眼.龙身呈"C"字型.在公元1971年8月出自于内蒙古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