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期的理论缺位

西方美术绘画100年的空白期,我们指出很可能是一种信息的缺位。就是这100年是有很多美术画家和美术绘画作品,但是由于没有评论家和理论家积极地分析评价,于是就缺少足够的信息披露,于是形成100年的信息空白。

信息空白造成我们后人无法得知这100年西方美术绘画的实际发展,从我们今人的角度,我们就看到一个长达百年的美术绘画空白。

那么为什么西方的绘画评论界和理论界不再分析讨论美术绘画呢?

我们分析过西方绘画第三次高潮,发现印象派成功之后,法国绘画涌现出各种逆势博弈的绘画策略,各种绘画理论如雨后春笋,一片繁荣。比如新印象主义,纳比主义,以贝尔纳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理论,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等等。但是很快的在大约50年时间内。西方绘画就转向了非美和反美绘画。

可能是西方美术绘画的确耗尽了所有可能的发展策略。因此,尽管西方可能还有一些美术画家在继续画美术绘画,但是有价值的新策略很少了。于是画家中的理论家,类似于修拉,贝尔纳,赛吕希耶,康定斯基这样的人,就没有了。而像罗杰.弗莱那样的理论家也转向了研究非美和反美绘画。

所以空白期的信息缺位,还是因为美术理论的缺位,也就是说没有新的美术理论出来了。

如果我们看俄罗斯的巡回展览派,活跃于1870-1930,也的确没有新的理论突破。而我们中国的美术绘画,由于在那段时期是学生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理论,直到1980年代。1980年代,开始的“补课”印象主义,随后是“补课”当代艺术。因此,自然而然地转向当代主义了。

简言之,由于历史的原因,美术理论很可能是缺位了。

然而,美术绘画如果没有新的理论,没有新的大的理论突破,这种信息空白就不可能被打破。

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在理论方面,做了实质性的扩张,把国画的思想全面地重构到油画中来。我们会进一步论证我们的画法。然而,新的绘画思想绝不会是单一的选择,单一的道路。中国的美术绘画需要新的百花齐放,并且有更多的绘画理论研究,需要新的信息爆发,才能树立中国美术绘画的中心地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