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朱棣大兴土木,远征蒙古残余势力。却避免了像隋炀帝那样的下场。
相关推荐
-
朱标不死,朱棣只能是燕王而不是明成祖,他真有这么厉害吗?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初为燕王,后因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起靖难之役,历时4年将其推下皇位,自己登基为帝,是为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明初的靖难之役可谓是 ...
-
陈梧桐: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原创 陈梧桐 文史知识 2021-5-18 . 明太祖朱元璋始建明朝,都城定于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把都城迁到了北京.朱棣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实行迁都的,迁都北京具有什么意义呢? 定都南京的利 ...
-
明朝初期的三大盛世: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
情怀与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1-2818:59百家榜创作者,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朝末年,爆发 ...
-
明朝藩王为何成为被圈养高级动物?问题出在朱棣和朱允炆叔侄身上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明朝的藩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存在,诸王虽分封,却不领土地人口,虽爵位尊贵,却对于地方没有管理权限,只是领取俸禄而不治事,无论在地方上还是 ...
-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结局如何?五大名将战死,10万精锐全军覆没
永乐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来到了北京. 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 第一件是确定他和徐皇后的百年归宿地,即选定陵址. 经过著名风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择取了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 ...
-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结局如何五大名将战死,10万精锐全军覆没
永乐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来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确定他和徐皇后的百年归宿地,即选定陵址.经过著名风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择取了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朱棣见此 ...
-
清朝战争:太平军残余势力进入福建,清军围攻,10万残兵投降清军
同治四年,正月. 天京被围之后,太平军的余部陆陆续续逃窜到江西境内,转而侵入到福建和广东两地. 在此之前,左宗棠进入浙江境内后大肆横扫,可是唯独难以攻破黄文金镇守的湖州. 黄文金为了防止各路敌军围攻湖 ...
-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为何还要七年才统一北方,是残余势力太强吗
从董卓乱政开始,整个华夏处于地方割据.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董卓挟制皇帝的同时,刘焉父子占据了益州,刘表占据了荆州,孙策孙权开始在江东发展,袁术占据了南阳,袁绍在河北冀州发展,公孙瓒.刘虞则占据了幽州,曹 ...
-
现海参崴博物馆中,藏有两块明朝朱棣时期设...
现海参崴博物馆中,藏有两块明朝朱棣时期设置的石碑,也就是永宁寺碑.这两块碑可以说是中国管理今外东北地区的铁证,也是大明建立奴儿干都司官署衙门所在地的立碑! 可是俄罗斯人对此并不避讳,因为他们手中有着十 ...
-
明朝时期的东蒙古、西蒙古,是怎样变成清朝的漠南、漠北蒙古的?
明朝之时,对北方的蒙古人以东.西来区分.其中,东蒙古是北元后裔,明称之为"鞑靼":西蒙古则源出成吉思汗崛起之时的"林中百姓",明称之为"瓦剌" ...
-
为什么明朝朱棣起兵造反时每次战争必冲锋在前,但多年来却没受一点伤?得益于建文帝的这四个字!
明朝时,朱棣造反,他一边跑路一边躲避追杀,然而奇怪的是,他每次都冲在最前方,但无论朝廷派来的士兵.火器和兵器有多厉害,他总是毫发无损. 难道真的是真龙庇护? 并不是的,这就要说到建文帝朱允炆了.这两叔 ...
-
皇太极不但敢硬刚大明朝,拿捏蒙古更是妥妥的,漠南蒙古说取就取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漠南蒙古"指的是哪片地域. 当后金在辽东开始向明朝攻城略地的时候,蒙古族主要活动于长城以北,东起黑龙江西抵阿尔泰山的辽阔区域.按其游牧区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
-
一个威震天下的明朝大将,让蒙古铁骑闻风丧胆,却被明史一笔带过
马芳(1517一1581)字德馨,别号兰溪.山西宣化人,任边帅十余年,大小百余战,善于以少胜多,"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将帅之冠."马芳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宣府总兵,都指挥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