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无底线,对方就敢肆无忌惮,这世上从不缺善良,缺的是原则

早上起来打开创作后台,看到几篇文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我们的内容,之前提醒过一次,今天再次发现这样的情况出现。
心里那个无名之火,瞬间燃起,差点就爆粗口了。
我们编辑团队每天坐在电脑前,算不上优秀和突出,现在小伙伴们只剩下腰间盘突出了。
和对方打电话过去,要求对方删文,对方说:你态度好一点。。。(心中一万个MMP)
那感觉就像是:偷了你家东西,还劝你大度,请你不要介意。
瞬间想起了郭老师(郭德纲老师)的话:
那些劝你大度的人,另一层意思就是认为你小气了,觉得你遇到的这事,它不算个事儿,就算你们是朋友,但你在他心里是个什么玩意自己没数么?
伤害永远不会过去,怎么会过去呢?能过去就不叫事儿了。
你连这个事都记不住的话,你这辈子就太冤了。
如果说记住了要报复你,那可能是我小心眼儿,但我记住都不行吗?
不明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这边扎你一刀,你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告诉你要勇敢站起来,你死不死啊?”
一句句话说的掷地有声,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应该有的坚持。
你可以大度,可以没脾气,但是,请别逼着我大度宽容,假装原谅。
善恶终有报,天道有轮回。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一如既往的喜欢郭老师
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才是命运。
因为我们总把别人身上的命运当做故事,成为暴力的同谋,才变得如此简单。
善良之道,必须步步小心;
宽容之路,必须有所底线。原谅是美德,是豁达,但绝不能成为恶的推进器。
人生在世,需独善其身。
人活这一辈子,心要宽,对人对事要大度一点。
在“得饶人处且饶人”这种观念的教育下,我们不知道被原谅过多少次,也不知道原谅过别人多少次。
但是,多少人明白原谅和无底线原谅的区别。
没有底线的原谅,是一味的妥协,是对恶的纵容。
没有底线的原谅,会让人以为你是非不分
人与人之间相处,实在太复杂,所谓的尺寸和界限,很多时候不过是人情与世故,让人难以辨别。
动物世界就简单得多。
大部分的动物,每去一个新的领地,就会想方设法在已经选好的地盘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以防止被其它动物霸占。
就好像立起了警报和通告:
非我族类勿入。
其它动物闻到自己天敌或竞争者的气味,便会遁走,免起纷争。
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说:
善良的人害怕敌意,所以才会用不拒绝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过度为别人着想,一次又一次地任由他人对自己进行侮辱,一次次地后退,最后被践踏了尊严,忽略了人性的恶。
适当地表达愤怒,可以帮你赢得尊重。
这便又要谈及人性。
人的生物属性里崇尚力量,社会属性里崇尚美德。
故而:适度展现力量会赢取尊重,一个有美德却无棱角的好人,最多得到同情。
更有甚者,好人一旦做烂,走至极端,连同情都湮灭。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建议:你最好只和那些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他的理由是:与这种边界明显,且立场鲜明的人打交道,沟通更高效。
然而那些从不表达愤怒的人,倒不意味着从没生过气,气而不发,小事化无倒好,万一憋成了坏水儿,很难给人关系上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面对冲突的威胁,我们这么多年的进化让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逃,一种是反击。
通常大部分人会选择哪一种?
是逃对吗?
为什么,因为逃是最省力的一种方法,回避了冲突,但是我们都知道,所有职场上管理上我们要经历的挑战一样都避不开,今天躲开了,明天也会再回来。
别人对你的方式,是你亲手教会的,而不是你要求或者是乞讨来的。
面对冲突
弱者会说:“你应该尊重我,你不能这样对待我”!
强者会说:“你欺负我试试看”!
面对霸凌,不公,永远不要忍耐不要懦弱,忍耐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只有奋起反抗才是出路
通过冲突的互动,你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是冲突,让你有了自我。
2019年,一位女车主在4S店内哭诉维权的视频火爆网络,大家一边倒的都站在了这个女孩子这边,这个女孩子在维权的过程中,最开始没有选择闹。
后来是奔驰4S店实在太过分了,才采取了在车顶上哭诉维权,整个哭诉的过程让人感觉敬佩,逻辑正确,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研究生毕业,但这件事,我觉得它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得到了奇耻大辱!”
这位女士的做法值得称赞:一来维护了自己的权利,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了维护;
二来,引起了大家对于这种社会消费过程中不公现象的关注,相关部门都积极关注并着手调查这件事情,有效的促进了社会对类似事件的关注度。
事后,女士感叹:“硬生生把我这么一个美女子变成了泼妇”。
对此,网友有话说,“不丢人,努力维权是值得骄傲的事”“你积极维权,一点都不丢人”“女英雄,敬佩!”。
一味妥协忍让,你会越来越感觉不到自己,所以当再面对你的权益被侵害的时候,你想妥协忍让的时候,你需要问自己:
“我自己重要,还是表面的关系和谐重要?”你自己选一个。
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就是合作,而冲突又是合作的根本,没有冲突就没有合作,因为没有不冲突的合作关系。
如果放弃或逃避了冲突,也就等于放弃了关系,其真相就是放弃了自己。
我们多数人,更多的只会逃避冲突,而不是建设关系。
每个人都会遇到冲突,遇到冲突是回怼还是逃避,冲突之后关系是发展了还是萎缩了?
可能每个人都有些自己的小方法
给自己一个发泄情绪的渠道
对于这一类人,首先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尤其是嫉妒、怨恨、讨厌、愤怒等负面情绪。
允许自己是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人,允许自己拥有一些“小阴暗”、“小邪恶”的想法,因为想法并不等于事实。
你可以写下来,说出来,哭出来...
给你的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而不是苦苦压抑。
原谅不原谅,只有自己能决定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让别人看到了你的善良,别人就会一直期待你善良。
每次看到别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你的同理心就会告诉你每个人都不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
于是你用一次一次的原谅才认识到你是在纵容一个怎样的人去放肆他的恶。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就是开个玩笑”
“随便说说的,你怎么还当真,真小气。”
“我明明都道歉了,你有必要这么不依不饶吗?”
……
你不原谅,于是被说不够豁达;你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大度;
你郁闷,是不是自己太过斤斤计较。
不是这样的,不是世上所有的过错,都能够被原谅。
你有请求原谅的权利,而我也有不原谅的资格。
网球明星纳达尔说:
当你把我从前场逼入底线的时候,那么你就再也没有得分的机会了。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千千万万个你和我。
当一个没有分寸感的人向你步步进逼,把你逼到了自己的底线时,就不要再给对方得寸进尺的机会。
守住自己的底线,就好比给自己穿上了一件坚硬的盔甲,无论别人怎么过火,也不会引火烧身把自己也搭进去。
在对方试图理直气壮地强迫你让步时,不必假装大方。
亮明自己的边界,表达自己的喜恶。
即便对方因此翻脸,你也不过是从社交圈里删除了一个不知好歹的对方。
有限的宽容和大度,留给值得的人。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世间的一些恶,是从你妥协开始的。

作者简介:贤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