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点高扬”技术
相关推荐
-
心情碎碎念12
落笔无字,也许以后就是我空间里的一种常态了.时常想来,我笔下的字从何来,又是寄往何处?只是这一问,自己也不觉得好笑又苦笑起来-- 扪心自问自答,行走空间写字也有好多年的光阴了,从以前的生涩幼稚到现在的 ...
-
王羲之的“下沉”技术
此文较长,心血总结,请耐心看完并收藏. 前段时间看了于钟华老师的书,提到魏晋书法的一个招术,叫"有胃下垂",深有感触,遂出此文. 大家知道,李北海的字是重心比较低的,赵孟頫学了李北 ...
-
王羲之的“一点高扬”技术
本文的例字都来自圣教序.左边是赵孟頫的临本进行对照.全文较长,请耐心看完并收藏. 一.一点高扬 看这个点有多高,有点飞出外太空的感觉了. 另外一个庸也是如此. 高,实在是高! 这个序的点,也要写的高. ...
-
王铎,大神一样的存在,因境立形,处处有惊喜
陈天哲2018-07-04 12:14:24 析王铎因境立形的方式 作者:李辉 行草作品中的左右上下字,每一处皆环环相扣互相牵制生发.行草如水,遇山则成山,遇石则成石,这就尤如装在杯里就是杯子形状,装 ...
-
中日合作,用尖端技术复原了王羲之真迹,字字逼真,书坛一大盛事
说起王羲之,大家一定会谈到<兰亭序>,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在央美教授邱振中老师<书法>一书中,专门谈到<兰亭序>与王羲之其它作品的差异 ...
-
王羲之的“下沉”技术,赵字优雅的重要原因:
此文较长,心血总结,请耐心看完并收藏. 前段时间看了于钟华老师的书,提到魏晋书法的一个招术,叫"有胃下垂",深有感触,遂出此文. 大家知道,李北海的字是重心比较低的,赵孟頫学了李北 ...
-
王羲之诡秘的“搭桥”笔法技术
@内容源自网络 一. 搭桥的定义 所谓搭桥,顾名思义,就是在行笔过程中,为了制造漂亮的角度,或者线条太长,一笔很难完成.就采取搭桥技术,使线条之间形成完整优美的衔接,既能丰富线条的构造特色,又能不露痕 ...
-
从技术的角度说说王羲之的用笔和点画
今天从技术的角度说一下王羲之. 一.点画是扁的,不是圆的 很多人包括评论家评论某个人的作品时,经常说:点画"圆劲"!于是,以讹传讹,大家都觉得线条写"圆"了才好 ...
-
王羲之法帖250《治头眩方帖》行草译文,又名《头眩帖》。
释文: 治头眩脑闷,或患痈肿头不即溃者,以此药帖之,皆良.蜱麻(蓖麻).巴豆.薰陆(乳香).石盐.芎穷(川芎).松脂六物,粗捣如米粒许,其巴豆三分减一,松脂先少加其分.头闷处,先剃去发方寸, ...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长风帖》
王羲之<长风帖>(临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纵27.5cm,横40.9cm,共102字. 此帖笔意洒脱,无后人点画,有晋人遒润之风,--.(王廷相跋) 古人临书不在拘拘形似间,譬如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