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方证一书读后笔记
相关推荐
-
第十届经方:茵陈蒿汤学习笔记
伤寒论方 78.茵陈蒿汤 3味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 ...
-
害人不浅的“截断疗法”!
昨日我们聊了姜春华老截断疗法,在当年就有"商榷"姜老的.向柏森前辈写的那篇基本算为代表.姜老还是不服气,有写一篇,理论越辩越明,姜老确实有些武断.这里就不说了. 时至今日姜老影响下 ...
-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石湾医院协定处方)】
石湾医院协定处方 桑菊饮:感冒风热.咳嗽.咽痛. 冬桑叶25克.菊花20克.桔梗20克.杏仁15克.苇茎30克.连翘20克.薄荷7.5克(后下).甘草7.5克 水煎服. 银翘散:感冒发热,恶寒,头痛. ...
-
舌诊笔记(三六)看舌质舌苔用中药
苔腻,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 胃中嘈杂烧灼,若口干而舌红苔黄而干,常用石膏.知母等甘寒清热生津: 若口不但干而苦,舌红苔黄而腻,则须用山栀.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 若舌红花剥苔或无苔(镜面舌),是阴 ...
-
湿疹的巧治--沈绍功
治疗湿疹有两个巧治: 第一个巧治要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用六个办法: 当然祛痰主要的,祛痰用竹茹.莱菔子.云苓: 第二化湿,用生薏苡仁.白扁豆.车前草: 第三个是开胃,用白蔻仁.焦三仙.生内金: 第四 ...
-
浅谈湿热比例多寡的治法
湿热治法最杂,有些擅长内伤杂病,脏腑辨证的往往把湿热当脾虚,因为脾虚可以生湿,湿邪明显可以苔白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说三仁汤时候就提出:舌白不渴,面色淡黄,则非伤暑之偏于火者矣.(面黄 ...
-
《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中焦宣痹汤
清代名医吴鞠通,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在坊间,素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吴鞠通通晓温病,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 ...
-
祛除体内湿邪的两种方法
小编导读 湿邪为六邪之一,湿邪为患,可导致多种疾病.体内有湿,自然要将其赶出去,这时便要用到化湿法了,温化寒湿法和清热燥湿法是其中常用的两种,分别可以对付寒湿和湿热.这两种方法是如何应用的?跟着下文找 ...
-
再论温病方治疗杂病——兼论温病方证与辨温病方证论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2/6/4 19:16 关于温病方治疗杂病的问题,笔者曾在<论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但是,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所限,对于温病方 ...
-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 )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 ) 1.银翘散(<温病条辨>) 病机:风热犯肺,肺卫失宣.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 ...
-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 )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 )
-
温病115条方证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 ) 医品阁 4天前 1.银翘散(<温病条辨>) 病机:风热犯肺,肺卫失宣.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口微渴,舌 ...
-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全概括。
温病115条方证:病机、脉症、治法、处方、应用全概括。
-
【经方荐书】《李发枝方证辨证选录》序
<经方>杂志 第20210909期 <李发枝方证辨证选录>序 作者/娄绍昆 今年夏天,温州中医学会与温州中医院举办"经方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会议,著名的河南 ...
-
南宁之行《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及方证、药症细节、伤寒、温病、杂病、外治、五运六气统一论 2
<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 及方证.药症细节 伤寒.温病.杂病.外治 五运六气统一论. 2. 此次南宁之行让我悟出了<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及方证.药症细节.包括五运六气外因,结合人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卷三·贤君
<孔子家语> 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g ...
-
老祖宗智慧结晶 古训100条: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讨老婆看妻舅,买衣裳看衫袖.两家养驴驴瘦,合伙用船船漏.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勿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重之酒.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冷汤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多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