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308讲《礼论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曰: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尽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为民父母之说焉。父能生之不能食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三年毕矣哉!乳母,饮食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备之者也,三年毕乎哉!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文之至也。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情之至也。两至者俱积焉,以三年事之,犹未足也,直无由进之耳。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郊者,并百王于上天而祭祀之也。(《荀子·礼论篇第十九》18)
曰: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尽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为民父母之说焉。回答说:君主,是治理社会的主宰,是礼仪的根本,是忠诚和恭敬的最高对象,人们共同尊崇他,不也应当吗?《诗经》中说:和乐平易的君子,就是人民的父母。很早就有人认为这些君子就是民众的父母。杨倞注曰:言人所施忠敬,无尽于君者,则臣下相率服丧而至于三年,不亦可乎?父能生之不能食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三年毕矣哉!乳母,饮食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备之者也,三年毕乎哉!父亲能生孩子,但不能喂养孩子;母亲能喂养孩子,又不能教诲孩子;君主是既能给俸禄,又能教诲的人,为君主服丧三年就够了吗?乳母,是喂养孩子的人,因而为她服丧三个月;养母,是关心孩子冷暖的人,因而为她服丧九个月;君主,是各方面具备的人,为他服丧三年就够了吗?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文之至也。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情之至也。两至者俱积焉,以三年事之,犹未足也,直无由进之耳。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郊者,并百王于上天而祭祀之也。照这样去做,国家就能治理好;不这样做,国家就会混乱,这是最完善的礼仪。照这样去做,国家就安定;不这样做,国家就危险,这是最充分的情感。这二者都体现在君主的丧礼上,即使用三年时间服丧也是不够的,只是无法再延长罢了。所以社祭只祭土地神,稷祭只祭谷神,郊祭把各代帝王和上天合在一起祭祀。居丧实际上也是一种感恩之心,服丧时间的长短与恩情的大小相关。在古代事君如事父,故荀子认为百姓应当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国君的丧礼。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诵读《声律启蒙》。《荀子日课》《朱子读书法》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十五卷全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