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的艺术风骨
相关推荐
-
潘天寿的艺术和他的“特色论”
作者:卢炘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由于客观因素,这门民族传统艺术曾度入低谷,齐白石.黄宾虹二位大师又相继辞世,中国画何去何从?时代呼唤领军人物的出现.国立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正是在此时被推到了台前. ...
-
潘天寿等“传统派”证明了中国画是进步的
回望20世纪以来"传统派"绘画的沉浮与时代思潮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更为冷静客观地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优长."传统派"曾经一度被视为保守甚至落后的代名词.20世 ...
-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格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 潘天寿比黄宾虹小了几十年,早些年黄宾虹先生尚能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治学半生,但在潘天寿成长的时代,传教士.西方文化已经渗入了像潘天寿家乡那样的小村小镇,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潘天寿作品 初晴 导读 -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画,从具体技法上讲很不错,而整个格调大不类也.因为格调只能体察于象外,临去秋波,出于纯洁,露于自然,无意于媚,而有百媚自生.搔首弄姿,求人一顾, ...
-
潘天寿:艺术讲创造,不要以学像我为满足。
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浙江宁海人.早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1923年至上海,常请教于吴昌硕,受其器重.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 ...
-
童中焘 | 潘天寿的艺术高在哪里?
大摇大摆 柴根儿 - 柴根儿陕北民歌清唱专辑-二道圪梁 童中焘(知名山水画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刘熙载论书法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
-
国画大师潘天寿的艺术人生
雷婆头峰 雷婆头峰是潘天寿家乡的一座小山,他在此放牧嬉戏,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曾说自己就是雷婆头峰的一块石头,后更以「雷婆头峰寿者」自号,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恋. 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 一跌须防堕深 ...
-
潘天寿:艺术需要寂寞,一种忘我的寂寞
以下文章来源:中国美术zgms6118 潘天寿 拟雪个栖禽图 艺术需要热闹,更需要寂寞,一种忘我的寂寞.心中常备一蒲团,时常独坐一会儿,悠远悠远.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 ...
-
潘天寿: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1965年潘天寿在杭州景云村寓所止止室作画 潘天寿说,"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而"风格之难者,在于特别高,特别显".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一要不同 ...
-
潘天寿:艺术不是拼苦力,而是拼境界!
以下文章来源:艺术夜听 艺术需要热闹, 更需要寂寞, 一种忘我的寂寞. 心中常备一蒲团, 独坐静思,悠远自在, 便得真境界! 潘天寿(1897-1971)先生,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20 世纪 ...
-
《潘天寿先生课徒稿》:潘天寿的艺术感悟,全蕴藏在这些珍贵的课徒稿作品里
近代中国的剧烈动荡,堪称自古未有.真诚而敏感的艺术家,总是能够感应时代的脉搏,勇于承受命运的压力,并自觉地予以回应.国画大家潘天寿,以大写意花鸟山水名世,在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诸大家之后,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