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何有文字是倒着印的
相关推荐
-
宋朝历史人物——京镗(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 ...
-
胡亥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赵高可能并没有篡改秦始皇的遗诏!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于邢台沙丘,李斯和赵高篡改诏书逼死扶苏蒙恬,扶立秦二世胡亥为皇帝.这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一般人不会认为是假的,而且历史课本中也是这么教的.可是在20 ...
-
史记中最大的错误!《战国纵横家书》的苏秦牛逼指数暴涨了一大截!
过去我们对苏秦的了解,基本是以<史记·苏秦列传>为本的. <家书>的出土 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其中16章不见于任何史书,是失传已久 ...
-
『诗句名言』典籍中的名句 : 史记中的诗句名言(60句全)2
史记简介 朝代:汉朝|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 ...
-
史记中的相人术,不服不行!
史记中的相人术,不服不行!
-
史记中老子与孔子的地位为何不同
<史记>将孔子列为世家,而将老子列为列传,且和韩非等位列同阶,是何道理呢? 我以为,如果不从家族传承的庞大程度来说,而是单从学术的角度考虑,孔子在总结前人之大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以德为核心 ...
-
史记中的10个故事
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传>. 释义: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追求富贵,只要能钟鸣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罚而死也无所谓,我好 ...
-
史记中的诗句名言(60句)
史记中的诗句名言(60句)2020-08-19 秋炎68展开全文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3.韦编三绝.-- ...
-
李斯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胡亥?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一切
最近<大秦赋>热播,吕不韦和李斯已经先后出场,这两人分别在战国末年的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吕不韦以商人身份成为一诸侯国丞相,当初的付出得到了成千上万的回报,然而终究还是逃 ...
-
关于秦二世之死,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两个版本,到底想表达什么
历史是强者书写的? 那后人看到的,还会是真相吗? 关于这一点,大家不要着急,历史的确是强者书写的,但是后人能看到的,大多都是真相. 并不矛盾,在历史上,可以左右历史记载的强者,非常少. 很多人都是准强 ...
-
“《史记》中的成语”[ “音频+文字”](一)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 一.成语 [死灰复燃]:原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 二.故事 "死灰复燃"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