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俄国版的「地心引力」?


他妈的,真美啊!


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说来话长,得从一部钢铁侠电影说起。

▲来自《钢铁侠2》

上图中的白衣男人,小辣椒口中的“马斯克先生”,钢铁侠口中的“伊隆”,正是有着现实版“钢铁侠”称号的科技大佬伊隆·马斯克。

不认识他没关系,偶尔关注科技新闻的王老实,上个月看到一则关于他的趣闻。

12月22号,他的SpaceX(太空探索)公司成功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而火箭的飞行轨迹太过梦幻,一度被误以为是外星人的UFO。

美轮美奂的画面被许多美国民众拍照记录了下来,这就是科技所能创造的梦幻之美。

不知怎么的,当时看到这些照片,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许这也是我们热爱科幻片的一个原因吧!

上周五上映了一部俄罗斯科幻电影《太空救援》。这名字很直白了,就是毛子版的《阿波罗13号》《火星救援》或《地心引力》嘛。

单就故事来说,确实是这样——太空执行任务,遇险,绝境求生,安全返回地球……

剧情就是这样了,没什么好剧透的。

豆瓣7.6分,充分说明了片子完成的是很出色的。

影片的俄文名Салют-7意为“礼炮7号”,故事的传奇性正在于此。也就是说,跟美国的《阿波罗13号》一样,本片也是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

所以,严格意义上,《太空救援》更应该算历史剧情片。中国的官方海报宣传语也是“继《地心引力》之后又一太空力作”,没有提它的“科幻”属性。

之前在1月电影前瞻里提到过,发生在礼炮7号上的真实事件比电影要更精彩。

了解这些,绝对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观影乐趣。

那么,影片的故事原型到底有多传奇呢?

事件的背景是美苏冷战期间。1985年2月,苏联空间站礼炮7号由于未知故障,与地面控制中心失联。

苏联政府二话没说,随即启动紧急救援行动。

为什么苏联会对礼炮7号这么重视呢?

要知道礼炮7号是苏联礼炮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也是美苏军备竞赛中的苏联“英雄”。

该系列空间站打破了人类历史的多项航天记录,礼炮1号是人类首个太空站,这是苏联的骄傲。

那么在冷战的节骨眼儿上,有着辉煌历史的礼炮空间站绝不能在老7身上掉链子。

航天员弗拉基米尔·贾尼别科夫和工程师维克托·萨维尼赫临危受命,乘火箭上天执行救援任务。

▲火箭升空的壮美景象

其中,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航天员弗拉基米尔还是部门老大亲自“求”他回去的。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因为“精神问题”而退役。

航天迷可能知道,礼炮7号在这次故障之前,还发生过著名的灵异事件,一度让科学界震惊。

1984年7月12日和17日,先后2次,分别有3名、6名宇航员在礼炮7号上看到了“天使”异象

他们声称天使突然出现在空间站周围,对他们微笑,给人非常舒服平和的感觉,持续时间有10多分钟。

对于“天使”事件,有人认为他们看到了神,有人认为是宇航员出现了幻觉,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第二次见到“天使”的人中,就有弗拉基米尔,电影中也有表现这次事件。

弗拉基米尔因自己“瞎说大实话”而被医生认定精神状态不好,然后退役,也就有了后来的部门老大求他回去的小插曲。

值得一提的是,与他一起看见“天使”的,还有他的女同事斯维特兰娜·萨维茨卡娅。她在礼炮7号上,首次完成了女性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壮举。

电影的一个可贵之处就是,让普通人认识到宇航员在太空上的工作并不全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那么高大上。

它也可以是很简单细小的事情,比如,遇见“天使”的那次,他们的任务就是做舱外焊接实验。

太空电焊工▼

但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一件平常看起来的简单事,到了太空,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女宇航员的航天服被一个毛刺给戳穿了,就面临着生命危险;3小时39分钟的太空作业后,她的体重也减轻了3公斤。

简单的工作内容背后,蕴藏着艰辛、不凡和伟大。

▲斯维特兰娜·萨维茨卡娅

《太空救援》的主体故事就在“天使”事件之后的第二年(1985)。

影片第一幕的最大看点,就是联盟T-13号飞船与礼炮7号的对接。

礼炮7号的“罢工”给这项操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为通常的对接是在双方工作良好,有通讯联接、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一次,则要求宇航员手动对接,对面还是个拒不合作的“病号”。并且,没有多少试错的机会,如果发生强烈碰撞,很容易来个Big Bang。

不用想,不管捏了多大一把汗,对接肯定是成功了。顺便又为礼炮系列创造了一项新的航天记录——成功完成人类首次对接“非合作航天器”。

现实中的两位英雄,弗拉基米尔和维克托▼

不过,成功对接只是救援的第一步,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

事实上,后来的救援对象从礼炮7号,变成了两位航天员……

后面的剧情是非常紧张的,不过俄罗斯人的粗犷和幽默,缓和了这种生死一线的紧张感。这一点处理得很不错,也很接地气。

弗拉基米尔私藏了一瓶伏特加,偷偷带上了空间站。不用怀疑,这绝对是违禁品。当时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禁酒令,地面上都不行,更别说带到太空了。

苦中作乐,花式畅饮

类似的镜头,《阿波罗13号》里也出现过。对比下美国佬喝的橙汁,就更能感受到俄国人的豪迈了。

供电恢复后,空间站里结的冰,慢慢融化成晶莹的水珠,飘散在里面。

见此奇美之景,维克托直接忍不住飙脏话。

这样的奇景,我也想骂人▼

联盟T-13号飞船上混进了一个偷渡的小强。

维克托说,要是在地球上,我早弄死它了,这里不行,它是我们的同胞。

一句打趣的话,立马透露出太空中的孤独。

从上面这些图也能看出来,电影的特效是真的厉害。据称本片的成本只有4000万人民币。

看电影的时候,我是真的不相信。

宣传海报上写的,“继《地心引力》之后又一太空力作”是有底气的。

每当看到这么壮美的图片,总会让人打心底里感到震撼和赞叹。

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很容易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自身之渺小,也容易感受到人类探索太空的求知力量之伟大

个人非常喜欢影片的结尾。突然出现的“敌人”,让整个影片的格局顿时恢弘了起来。

那种亦敌亦友、英雄相惜的情感超越国界,让人为之动容。

每每想到这里,总让人为国产科幻片而忧心。迟迟未到的国产科幻片元年,能在2018年到来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