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从《赋得古原草送别》说赋得体诗(南郭居士)
相关推荐
-
被语文教材阉割的一首好诗
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似乎是语文教材里始终保留着的一首诗,可见人们对它的认可度有多高.但是这首诗其实不是四句,而是八句,它是一首五言律诗: 赋得 ...
-
看图识唐诗(3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选自文东 著<当你读懂唐诗千首>律诗卷) 离离原上草, 古原上生长茂密的野草, 一岁一枯荣. 每年经历一回枯萎繁荣 ...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诗,究竟哪里有缺陷,古人为何会争论不休
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过去被收录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不过只有头四句.那么,这首诗在进入课本的时候为什么会被"腰斩"呢? 原来,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其实只能算是&q ...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 ...
-
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相关常识: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的范畴. 白居易的这一首诗, ...
-
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课本把“离离”解释错了?高手的解释似乎更合理
唐德宗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前往拜谒名士顾况,却被顾况以年纪小而轻视,并拿其名字打趣:"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谁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
-
白居易的《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无人仿,200多年后宋代高人林逋仿了一首《点绛唇·金谷年年》,专家:绝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00多年前,16岁的白居易拿着这首<草>(全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 ...
-
七律 读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七律 读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清晖沐草贵宜新,逢念驰思赋有神. 苦语留诗都是泪,无情送客不成春. 旧交远上皆怀梦,尊酒别时更忆亲. 为写伤离疏绝色,吟笺炼意独含真. 2021.3.18那人 ...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国度与诗的语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很长,而且从没有间断过,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这其中有哪些东西值得思考,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呢?这里打算从艺术借鉴的角度谈谈这个问 ...
-
硬笔书法——赋得古原草送别
硬笔书法——赋得古原草送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意 赏析 朗读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 ...
-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 展开阅读全文V 汉皇重色思倾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