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要一口口吃,日子要一天天过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文 | 侑来了

排版 | 侑来了

01

最近这一个星期,从起床到睡觉,我基本都是在电脑前面工作,连脖子都有点嘎嘣脆的感觉,原因在于,从事自媒体行业,我不能让自己的平台,没有持续的内容呈现,而同时,为了增加收入维持生计,我还兼职写手投稿赚取稿费,两者并行,充实但疲惫。

我觉得我给自己太多的负担,写作是一项很看重积累的职业,我即便可以行云流水地打字,但我依旧无法让24小时变成48小时用,因为我在写作之前,必须阅读大量的书和文献,来作为我每天进步的养料,所以时间不够,我就得开始做减法。

听过跳蚤人生吗?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

取出一个玻璃杯,然后在里面放进一只跳蚤,跳蚤马上就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经过测试,发现跳蚤跳的高度竟达到了它身体的400倍左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了。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玻璃杯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子,咚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盖子上。但它并没有就此停下,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阵子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到过盖子,而只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了,可是跳蚤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蹦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个高度蹦跳。

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是在这个玻璃杯里的那个高度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以上故事同样地还是经常被用在所谓的成功励志逻辑里,让你不要过这样的“跳蚤人生”,他们会告诉你: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很多人不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心里已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我做不到。也就是所谓的“自我设限”。

曾经意气风发,结果屡战屡败,进而就丧失信心,要么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要么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便原有的限制如同玻璃盖一样已被拿掉,可习惯与恐惧依旧使得他们不再敢于挑战新的高度,就是要让你听着很鸡血,很认同。

很抱歉,我不认同,首先我不是跳蚤,跳蚤实验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都是人为创造的,那么既然是人为创造,结果当然是可以人为改变,所以在人为的干预下,我觉得牠们的人生是可以有后续的…比如刺激一下跳蚤,戳一下青蛙,牠们不是就出去了嘛!

动物是可以被局限、被控制的,但不代表牠们失去了本能,我们给牠们套上枷锁,但那不是牠们本该拥有的,所以套用在我们身上也同理之:

“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本不属于我们的枷锁”

02

我们可以不惧挑战,但也可以降低标准,我就是要成为一位作家,也要打造出自己的个人IP,但我为何要为了成为顶部大号的签约作者而把自己压垮,也许顺其自然,我反而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饭要一口口吃,日子要一天天过”

所以享受冒险与刺激带给我的热血,但是打消我两者并行的想法,学会给生活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步调,让稳定成为我们生活的核心品质,不是很舒服吗?

所以经营公众号及其它平台,往后将会是我的首要工作,而投稿,我从50家平台缩减成了3家,都是只收同一类型稿件的顶部大号,这些稿件的酬劳较高,难度也偏高,有益于我进阶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幸运中稿,也会比随便乱投几十篇的稿费来的多。

就这样,我结束了昨天的工作,今天早上,老婆突然带着神秘莫测的眼神来到我身边问我说:

“你知道你昨天晚上说了梦话吗?”

我完全不知道,我睡死了,我很好奇我说了什么,于是问她后得知我说了一句:

“我可以的”。

我笑了,很开心的那种笑,因为我知道,我突破了固有的自我设限,不再严苛地对待自己,而是允许自己有一个稳步提升的空间,既能照顾自己,也能陪伴家人,我虽然也焦虑生计,但还没到连饭都没有的程度,事实上,我们家也不会到无饭可吃的地步。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想和现实逐步拉近,我的快乐只会与日俱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03

林肯,一个失败了一辈子的人,最后当上了总统,让我用年龄来简短的概述他的经历:

7岁时,家人被迫离开家乡,失去了自己的农场,他不得不出去工作来供养家庭,9岁时,母亲去世。

22岁那年,所在的公司破产,他失业了。

23岁时,竞选州议会议员,失败!

24岁那年,他借钱和朋友创业失败,没收了其财产以抵偿债务。不久后合伙人去世,他承担了合伙人的那部分债务,在其后的十数年中一直在偿还债务。

25岁,再次竞选州议会议员,这次他胜出了。

26岁时,他订婚了,但未婚妻却在婚期之前离世,第二年他得了神经衰弱。

29岁时,竞选州议会议长。失败!

34岁,竞选美国国会席位。失败!

35岁,国会竞选胜出!他去了华盛顿,政务突出。

39岁,任期结束,连任竞选失败。

40岁,因为竞选赔钱,于是申请土地官员的职位,失败。

45岁时,竞选美国参议院,败!

47岁时,竞选副总统,败!

49岁时,竞选参议员一职,又败!

两年后,在他51岁那年,在经历了半辈子的失败和失望之后,亚伯拉罕·林肯终于被选为美国第16届总统。

在林肯大半生的奋斗和进取中,有九次失败,只有三次成功,那屡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期间他也多次放慢脚步,转变跑道,并没有一意孤行只朝着政务的方向前进,每个人都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他始终有充分的信心面对挑战,但也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步调。

生命的奖赏就像迷宫一样,过程我们得不到任何的东西,也会一直碰壁,我们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到达终点,也许走了1000步仍然碰壁,可成功就在1001步的拐弯处,我们是否能够成功踏出那一步,拐弯并获得奖赏,还是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走完前面1000步。

当然,如果你想着打鸡血能够让你跑起来,那我感觉在500步的时候,你已经头破血流,倒地不起,励志有时候可以成为我们的动能,但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智慧,什么是智慧?我的老师这样告诉我: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和时间让你思考”

允许自己停下来,慢下来,并告诉自己:“没关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最后依旧引用刘仁州老师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选择一个人生,不是为觅食奔忙,而是为价值和意义飞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