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 | 《子弹库帛书》自序
相关推荐
-
土夫子从墓中挖出一张纸,是上古人皇伏羲帛书,后却被美国人骗走
导读:什么是土夫子?其实,原本土夫子长沙卖黄泥为生者的俗称.在历史上,湖南古人在建墓穴时会以"糯米泥"(一种上等黄土)作为回填土,所以对黄泥巴的需求量就会很大.于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 ...
-
帛书探秘:揭秘了一段远古神话的顶级国宝,怎样被骗到了美国!
在纸张发明以前, 人们将文字除了写在简牍上, 还可以写在丝织物上. 随着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 写在丝织物上的文书越来越多. 秦汉以前丝织物的统称为帛或缣帛, 所以书写在缣帛上的字则被称为帛书. 缣帛 ...
-
《吉金类系》后记
笔者对青铜器的兴趣,始于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转入管理工作之后.因为不再有时间下田野,每天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之后,也没有心境静下来搞专业,翻看青铜器图录就成为笔者最接近商周考古专业的消遣.现在看来,这种 ...
-
盗墓贼盗出一件逆天帛书,古董商花3000元买走,后却被美国人骗走
看过<盗墓笔记>的网友们自然是对裘德考这个人物很熟悉,裘德考在民国时期骗走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其中就有逆天的战国帛书,而且还是从吴邪爷爷手中骗走,其实这个事情的确是真实存在,有战国帛书这么个 ...
-
李零:七读子弹库帛书
这是一场时越六十余年,真正具有国际性质的大讨论.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学者参加讨论.楚帛书作为一批老材料,更能体现学者的创业维艰和百折不回.无论发明,还是失误,都可作参考.前者予人启发,后者 ...
-
李零 | 我们的中国是这样的中国:《茫茫禹迹》自序
<茫茫禹迹>自序 李 零 我的专业是什么,有点乱.但说乱也不乱.我这一辈子,从二十来岁到现在,竭四十年之力,全是为了研究中国.什么是中国?这是本书的主题. 17年前,我跟唐晓峰一起策划&l ...
-
美国史密森学会所藏长沙出土珠饰器物与子弹库《楚帛书》的孽缘
前段时间登陆密码忘记了 很长时间没有更 不好意思 ----------------------------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史密森学会下属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藏有一批出土于长沙的古代珠子.玉器和玻 ...
-
李零:《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自序——从打扑克说起
"我们的经典",这是最后一本.距离上一本,已经一年多. 去年,我一直在编老师的书:<张政烺论易丛稿>.(1)我必须把这本书编出来,才能写自己的书. 2005年,老师去世 ...
-
札记第二太行八陉 李零《大地文章》
太行八陉xínɡ "中国北方有三条线:35°线是王都线,从宝鸡,到岐山,到咸阳,到西安,到洛阳,到偃yǎn师,到郑州,到开封,一线排开,全是古都:38°线是华夏御北的第一道防线,石家庄.太原 ...
-
李涓子,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李涓子,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技术创新人物大师奖候选人. 李涓子,1964年生,于2000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任清华大学 ...
-
李零:诗与酒
--从清华楚简<耆夜>和北大秦简<酒令>想起的 李零 从前,我根本不沾烟酒,就连插队,也不抽不喝.我记得,离北京前,同学在颐和园聚会,他们全醉了,有痛哭流涕的,有咧嘴傻笑的,有 ...
-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我想把来龙去脉讲一下. 现在,市面上讲<周易>的书真是铺天盖地,热心的读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复各种老生常谈.胡吹神侃,说此书最最符合科学,处处蕴含哲理 ...
-
李零:什么是中国(深度雄文!)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据李零教授演讲实录整理 中国古代看山水的时候,有一种"阴阳"的概念.我们看这张世界地图,注意一下中国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的旧大陆(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