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4下西洋时带回2只“神兽”,看到图像后,大家都笑了
相关推荐
-
精怪图│ 瑞应麒麟图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抢了其侄建文帝朱允炆的,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对此颇有芥蒂的朱棣曾颁布了一项基本国策:"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 ...
-
郑和从非洲带回2只“麒麟”,如今画像公开,把所有人都逗笑了|逗笑|麒麟|郑和
<九叹>中曾写道:"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在我们的传统里,麒麟是一种拥有独特地位的传说形象.<礼记>中将之视为祥瑞之兽,文学中更是有着象征人才的含 ...
-
郑和下西洋时,船上真的只带50岁的老妇人?
最近小编在看野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十分有意思事情,那就是有人说啊,这个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做了一件让人觉得能理解但是又不太好理解的事情,这件事情也不复杂,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 ...
-
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火药
张箭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古代中国人只把火药用于烟花爆竹.堪舆风水--这个看法首先來自西方.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 ...
-
郑和下西洋时,为何不带少女,却带着老妪跟接生婆?
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犹如一颗星星,始终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郑和原名马三保(又称三宝),洪武四年,出生在一个回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受父亲的影响下,对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 ...
-
原名马三宝的郑和七下西洋,62岁最后一次下西洋时累死在异国他乡
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或许有个大海梦,想要到大海的怀抱体会那种开阔,壮观的景象,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郑和,那位从小便在我心中留下英雄称号的传奇人物.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是我们在小学时就耳熟能详的,那时的我们只知 ...
-
郑和七下西洋,竟都不是深海航行,西方航海家有何导航利器?
公元1405年,中国正值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着200多艘船和近3万人组成的空前庞大的舰队,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沿途30多个国家,展显了我泱泱中华大国的国威,万邦来朝(虽然,郑和下西 ...
-
【读史摘记】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与友人聊天,突然被问到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我一时语塞,以前好像知道答案,果然没有摘记便没有记性. 今晚重新翻阅几本史书,做了一些摘记,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一个大致了解. 郑和先后在1405.1407年 ...
-
苏州百馆(32)郑和七下西洋,你知道启航地都在哪儿吗?
第三十二趟百馆之旅 一段波澜壮阔的航海传奇 郑和下西洋,相信是很多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这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短短28年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了 ...
-
东方的针路:郑和七下西洋为什么每次都能安全往返?
文|郭晔旻 到了14世纪成书的<大元海运记>里,已经明确指出"惟凭针位定向航船".根据针经确定航线实在是元代在航海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到了明初,中国古代航海史翻 ...
-
郑和七下西洋干了多少“闲事”,境外作战、扶植海盗、寻麒麟……
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关于过程中间发生的故事还是稍显陌生的,下文就带大家一块看下郑和下西洋中的趣事.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叫做三宝,幼年时因遭遇战乱被朱元璋手下大将蓝玉掳至南京,后来又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