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三分钟”,来感悟人生的苦乐

今年的清明节

大家共同经历了

“三分钟”的警报及哀悼

想必疫期的经历也终生难忘

虽然人生总是苦多乐少

但最珍贵的却是在苦乐中的成长

苦了,思苦、生起悲心

乐了,欢喜、播撒慈爱

你也感同身受吗?

三分钟,能有多长?

于一部电影,只是其中一个场景;于一首歌曲,载不下所有的深情与思念;于一部小说,让人来不及记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甚至是人物。

2020年第四个月的第四天,那“三分钟”的警报声却好像很长很长,让我想了很多。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在那个本可以走亲访友、互相问候的日子里,只能遥遥相望。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偶尔几个脚步匆匆的人影,都无法看清面容。

原来的生活中,衣服没穿两次,只是因为颜色不是当季流行,甚至没有缘由地,便被打入冷宫;送进嘴的菜肴,来不及看清“色”,分不出是什么“香”,更没品出是何种“味”,胡乱咀嚼几次便下了肚;住了好多年的地方,隔壁几口人、怎么称呼都不知道,也并不关心;回到家,没空和家人说话,毕竟最亲的是手机;随时要配上精心照片数张,才能向朋友圈宣告,我在真切又幸福地活着。

可曾发现,我们早已对树梢上清脆的啼鸣充耳不闻,更听不到那些因为我们的掠夺而岌岌可危的小生灵们的苦苦哀求;我们早已看不到蓝天白云,也看不出笔墨山水间的飘逸与超脱,更看不懂伟人的智慧与悲悯,以及那些历史中的真相与规律。

这样的生活,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甚至希望会按照原本的节奏继续下去。突然之间,一切被按下了暂停键。

三分钟,适合做点什么呢?

于久未谋面的好友,正好是一通关切叮咛的电话;于身边的爱人、亲人,可以是一个久违又充满爱意的拥抱;于自己,最好是几个轻闭双眼的深呼吸。

宅在家的日子里,帮爸妈做家务,陪他们刷剧,在客厅瞎转圈,以此代替出门遛弯。互相打趣,和他们聊聊工作,听他们又说起过去,觉着踏实温暖。因为复工,早早返程,开始认真做菜,吃饭,运动,整理清扫房间,享受着安静到可以一口气看完整本书的世界。抬头,月历上是一句“群居守口,独坐防心”。啊!原来如此。我们虽然听到了三分钟的警报,可有听到那无声的警钟吗?颠倒混乱的我们,需要找回自己的真心,并且好好守护它。

何为真心?也许是一句真诚的问候,是坦诚的自我接纳和深刻的自我剖析,是想要去某个地方燃烧自己的直觉,是心底充盈且纯粹的爱,是你明白应该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即使是重新审视自己,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品味与家人朋友之间温馨,也是极大的进步与收获。倘若心中充满了躁动和恐惧,受不了这样平静又简单的日子,那,很明显真心仍在和你躲猫猫。

抹去所有浮华,不过是想让我们认真问问自己:你究竟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儿去?其实并没有真正纯粹的假期,停下来的日子是温暖轻柔的慰藉,是重整自救的机会,也是更大更直击内心的考验。

三分钟,在之后是什么呢?

于我,是从家门到小区大门的那段路,也是在车站等候的小小焦急。

于你,是出门前检查仪容,确认钥匙公交卡的稀松平常。

坚信困难终将过去,总会重新开始。今后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可能。如果这一路上能学会一种超能力,我希望是慈悲,因为那是一切的答案;如果需要背负什么,我希望是命定的任务,始终听从内心的召唤;如果要设置一个目的地,我希望去到那个允许自己打开、舒展,能做出些许贡献的地方。

世界停摆,秩序重建。

你希望怎样重新上路呢?

文字|妙宣 编辑|魏然 图片|芸上 美编|妙知

来源|青年佛学会闻思九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