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兽面纹变白玉琮一羽帽的意义
相关推荐
-
一周一器——春秋晚期.“兽面纹”玉方牌饰
名称:"兽面纹"玉方牌饰 年代:春秋晚期 尺寸:长:7.1厘米,宽:7.5厘米, 厚0.2厘米 展览地点:河南博物院 这件玉方牌饰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淅川县下寺一号楚墓,其精美的 ...
-
李新伟:良渚文化“神人兽面”图像的内涵及演变
一 良渚文化反山墓地M12:98玉琮上精雕细刻的羽冠方面人和环眼獠牙兽合体的图像通常被称作"神人兽面"图像.良渚遗址群范围内的最高等级玉器上常见这样的完整图像,被称作良渚文化的&q ...
-
良渚“神人兽面纹”图像的符号阐释与跨媒介书写
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物质实证.良渚文化中的"神人兽面 ...
-
一对齐家文化时期的玉质神人兽面纹——论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到商周兽面纹的过渡
晒晒我的藏品 从先秦文献及正规考古出土和民间收藏玉器判断分析,在玉器出现之前,应当存在一个玉石分化及玉被认定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玉的质地.色泽逐渐被原始人所识别,形成一种美的感觉.随着社会的发展 ...
-
禁止出境文物(151)|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
神人兽面纹玉钺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长17.9厘米,最厚0.9厘米.孔径约0.55厘米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信息:1986年浙江省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 馆藏地点:浙江 ...
-
神人兽面纹的演变--“帝”字的发生学
四.良渚文化典型图案.符号和文字的演变 陈逸民 陈莺 (2) 神人兽面纹的演变--"帝"字的发生学 把观察中的思考酝酿成头脑中的幻想,又把幻想刻画成现实中的图案,再大胆地 ...
-
数说国宝|兽面纹铜建筑饰件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文物: #文物名称:兽面纹铜建筑饰件 #展出地点: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一楼第2展厅 兽面纹青铜建筑饰件,商代文物,1989年郑州市小双桥遗址出土.高19厘米,横18.8厘米,纵16.3厘米 ...
-
牛首兽面纹方鼎
牛首兽面纹方鼎 通高36厘米,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 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出土 现藏洛阳博物馆 其形体方正,上有双立耳,腹部四方,下有四柱足.其方腹四面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四面均为浮雕牛角形 ...
-
【古玉微观图】明代和田青玉兽面纹玉樽
[古玉微观图]
-
“良渚”有解(一)神人兽面神徽
从观感上得出,该图为组合图纹,看似由"神人"与"兽面"组合而成,被被称为"神人兽面神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① 神人是谁? 其所属为一支部 ...
-
清代 和田玉籽料饕餮辟邪兽面纹笔筒
清代 和田玉籽料饕餮辟邪兽面纹笔筒 2021-03-31 19: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