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 罗伊娜:莲上清暑风

朝花夕拾

书读得越多,未必相信的事情越多。这是一种幸福,或是不幸。

莲上清暑风

文 | 罗伊娜

他把玫瑰放在枪里,瞄准,射击。玫瑰一下炸裂开来,花瓣满天飞。午休的时候,睡梦中隐约看见这个景象。今年的蝉声比往年来得迟,也格外珍贵。躺在穿堂的过道中,枕着这夏日歌入睡,便有说不出的安心。连读书的心胸,也显得温而不烈。莲上清暑风,正好催眠这个半梦半醒的人。

前些日子,江南的雨可以取人性命。今年的水不是一点两点。处处泡在水里,天气闷得不能呼吸。杀不像杀的样子,放又没有放的意思。时疫波涛汹涌,山河洪汛汹汹。日子还在一天天过下去,这样焦虑的静坐也是“苦”,索性让汗尽情发泄,等着一阵风袭。有时怕脑袋里的洞越来越大,所以偶尔还是会写字来填满。

女娲补天用顽石,补脑洞用顽字。顽固的坚持写字。写字和说话一样,想说的话少了,字也就少了。写出来的,也就成了一种记录。汪曾祺先生开的药方好:写字或可防些老年痴呆。他在给《三月风》丁聪画的漫画像上题诗说:“近事模糊远事真,双眸犹幸未全昏。衰年变法谈何易,唱罢莲花又一春。”如今烈日当头,躲在柳荫下,痴望莲花的人,到底可以老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吧。那颗一等再等,一柔再柔的心啊,衰老并不能恫吓什么。

人家说字不可信。这话有一定道理,本来字由心生,应该是可信的。可是,为了某些原因,可能修饰了,夸张了,伪装了。但落字为凭,能写下来的文字,始终比口头的表达更为严肃。即便修饰了,伪装了,也是保留在世上的“永久凭证”。好的、坏的、真的、假的,都要由人检阅。如同当着众人作答,并不能隐瞒什么。

书读得越多,未必相信的事情越多。这是一种幸福,或是不幸。倘能真的在跳蚤的后腿上加根筋,使它跑得更快,那么,人其实是害怕的。

人既向往青山个个伸头看,留取一面给梅花的眼前风物,更追求老树半棵雀两枝,小灶灯前自煮茶的长久安定。可怜人的欲望心偶有探头,一句现实的讽刺或是打击就能消灭干净。不可否认,自甘也罢,退而求其次也罢,不逐不欠,求宁求静,总还是好过一惊一乍,天旋地转。

认知不同,所求不同,不必相互怨愤,或是感到遗憾。只要从不同的路上开始行走,最好的告别,就只有默默祝福而已。年纪愈长,经不起折腾,所以不绑架,不被绑架的细水长流,显得格外珍贵。从前读《枕草子》,记录的事情是有趣的,语言优美,也可一窥日本文学民俗的风貌。只是很怕读“这是很有意思的事”这句话。第一次读,觉得活泼可爱。读得次数多了,反而变得没有意思起来。如同见了一个世外桃源,就念着: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见到第二个还念这一句,见到第三个呢,依然如故。

世上再有意思的话,也经不住不停的说。否则,便无趣了。初入伏时,靠着桂花树剥鲜绿的莲子吃,虽没有初秋鼻翼里的馨甜,可是清味却丝毫不减。剥一颗,数一颗,分成几份,好似要留给惦记的人。

时疫的种种影响,在阅览室读书的朋友少了,也希冀着赶在大雨之前能去灵谷的佛塔下看一看夏夜丛林间的精灵。世间打着亮闪闪灯笼的萤火虫,一年比一年少。若是看的人多了,精灵们就要躲起来。这道酷热夏夜里独有的景致啊,连演惯了《游园惊梦》的施公子,也忍不住带着长枪短炮,夜幕中去寻。草色渐阴,暮色渐冥,而林间微闪的星才刚刚升起。

施公子说小时候在乡下住,阿婆常告诫小孩子不要单独出去。萤火虫是坟冢里的魂,落到身上,就再也回不来。孩子们都怕,可是如今在城市里想见一见这吸人魂魄的精灵,竟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所以灵谷这块佛家圣地,仿佛收服了虫子们的心。甘愿亮一盏祥慧的灯,成全着善男信女的梦。

昆曲里也有一折好戏《蝴蝶梦》,可不是西方电影经典琼·方登的《蝴蝶梦》。但依然离不开鲜灵神异。戏剧,戏曲?东方,西方?很多人并不一定弄得清这个概念。简单说来,戏剧是对一切东西方舞台表演形式的归纳。歌舞剧,话剧都属于这个范畴。狭义上则特指西方话剧。而戏曲,则是古代中国戏剧的统称。按地域,表演形式等划分。如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因而戏剧包括中国戏曲,但戏曲则不能代表戏剧。弄清这个概念,对要报考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参考。中央戏剧学院,那是话剧。中国戏曲学院呢,那你就得学习唱念做打,坐定科班了。

说起蝴蝶,必然离不开庄子。这出《蝴蝶梦》恰是取材于“庄子戏妻”的故事。封建礼教必然要将不守妇道的庄妻打入地狱轮回,然而中国文人戏曲的可爱之处,便是塑造一个敢爱敢恨,出轨而不完全行尸走肉的活生生的“荡妇”。

很多年前,一位戏剧导演在教导初出学校的年轻演员时说:“你只管背过身去,忘记她的容貌,而去记得她的心。”庄妻的形象中,又隐约着有红楼尤三姐,金瓶梅中潘金莲的影子。但到底是不同的。所有的“红杏出墙”不过是庄子在梦中为妻设的一个网。而这张“试验”的大网,竟是众仙为庄子下的一个局。庄子不知,庄妻不知,唯好事的神佛知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那样潇洒逍遥的大哲人庄子也过不去梦中妻子出轨的“坎”。妻子在梦中那样的形骸放荡,那样的情海恣意。我想,真正让庄子痛心的不是妻子放浪的形骸,而是在梦中,毫无避讳的真情真性的告白。对情人的渴慕,对已逝丈夫的埋怨。这是一个亡灵在天的丈夫永远不得而知的事,也是永远不能为妻子做到的事。人心入魔,理智全消。

然而戏剧的终极魅力,是颠覆、反转。虽然梦中醒来,庄妻羞惭,以死谢天下。但情感的角斗场,谁有胜利而言。庄妻田氏是鲜活的,是青春的,甚至是动人美丽的。她对情人的爱可昭日月,对丈夫的怨也丝毫不隐晦。直率、天真、无邪的少女心,陷入热恋中的心。爱情是世上最杀人的利器,但无数人都愿为它死去。因为这最自私的一种情感,却透着人们最渴望的真。

正因如此,明慧潇洒如庄子,即便是旷世大哲,也无法让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守着自己的魂。正因如此,这场梦,庄子试妻,众神试庄子,皆无有人赢。只不过,说什么至理名言都辩白不过最自然的人情人性。犹在今世,你非但不恨那个红杏出墙的人,甚至羡慕,嫉妒她的真。此蝴蝶飞去,黄粱梦醒,飞出一条路,让在真相面前阵亡的人缓缓行去。不到放下时,不能出绝境。

慧若庄子,终究痛醒。而自戕的田氏,至死也没有后悔过。席勒说:“迎着嘴唇吻一次,对准心脏捅一刀。”别怨我是强盗。阳光紧紧依着大地,月光吻着海波。但这接吻有何意义——倘若你不曾吻我。这是多么痛心的话呀。

《金匮要略》里把人的病痛大致归为三个来由。经络受邪入藏府;四肢九窍,血脉塞不通;虫兽金刃外所伤。以此详之,病知由尽。这是来自身体内外的,可时而离不开精神上的作用。人的感官,通达内心,因而有条件反射,先入为主的忧乐。

古人观饮食,劝诫不可做耳目赏。用耳朵喜欢,恐道听途说。用眼睛喜欢,恐错过良莠。虽言色香易诱惑,尝过才是硬道理。但既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又何能厚哪一个,薄哪一个。色香不起,也许错过了味道。蒙眼而食,或许能够留下一点供人遐思的朦胧美。可是有朝一日发现,就怕不是惊艳而是惊宴了。人哪里能那样忠实可靠。有无知浅白的私欲,也有善良光明的天真。可爱也可怖。只有人,能与天地游戏那么久。爱恨情仇,贪怨痴嗔,一时想生,一时想去。悬崖百丈,妇人的妆台。赤手双拳拢花海,一把冬菜雪里埋。至少也经得了汗滴牛马嘶嘶,头枕休心如泉至。

城南旧巷里的老妈妈,最懂得吃食、布席。放学的人再肚饿,不洗手,不让长辈就落座,是要被宠爱着打手的。四碟八碗,赤糖姜醋,摆得好好的。然后,一遍遍在旧却干净的围裙上来回擦着手。那是等候归来的模样。蓝花布裙,总围在腰间。厨房的纱窗,是日头的情侣。悉悉索索的光,总能找到屋子里永不停歇的人。有一处何时都可以迈脚进去的归宿,是多么寻常而又奢侈的愿念。对很多人而言,终生求而不得。对另一些人而言,却视而不见。这么多年后,在经过的巷子口,依然要停一停。说不定何时就有一位系着蓝布围裙的老太太从里面走出来。多想给她一个最天真的笑容。

醉鱼草还在一个劲的生长。偶遇大雨,暂时耷拉着脑袋。一日阳光,就器宇轩昂。喜欢醉鱼的家伙,却不喜欢被人醉。滴些酒上去,人家照样器宇轩昂,骄傲得不像样。酒可惜了,还被友骂了很久脑残。有时问它:“你到底能不能醉鱼啊?”它自然是不屑回答的。友压根不相信这纸上谈兵的东西,趁人不注意,摘了一朵藏在袖子里。总想瞅个机会试验试验。卖鱼的,养鱼的地方,做贼心虚的转悠。不许我说话。可是,好像老板们都知道那点花花肠子。盯鱼盯得很紧。防什么也说不太清楚。总之,友的口气:下手很难。既无机会,一路闲扯。

从前小九华黄墙下的一汪水池里正有几条颐养天年的佛鱼。怎么就叫佛鱼呢,暮鼓晨钟它先闻。人间香火它先吸。友那时笑得真可怕,我想我这一生不会忘记那可怕的样子。在任何情况下,含笑而非笑是一种暗藏的风险。那从袖子里取出的似乎不是醉鱼草,而是夺魂丹。令人惊讶伴随万幸的是,那佛鱼根本不碰水中花。刹那感触,庭前柏树子,即是那鱼和花。

闲翻郑逸梅先生的《林下云烟》,北方文艺09年的版本还收录了《芸编指痕》《前尘旧梦》《世说人语》三本。其中不乏当时名流往来,民生万象,江南风俗,谈文谈艺等的记录。早些也知道郑先生与吴湖帆、叶圣陶、范烟桥等人是同窗。中学时期就在《民权报》上发表随笔,可谓一鸣惊人。

散文、时评、电影剧本,驰骋文坛80年,文字超千万,真正一个大“杂”家。时人颇爱先生文字,现在的人并不算了解。因为郑先生是唯一一个始终坚持“笔记体”写作的散文大家。文风保留了《世说新语》那样精炼、准确、回味、点睛的特点,而又不拘泥于古今中西。因而有“补白大王”的美誉。补的是“睛”,留白的是“味”。这一点,从《世说人语》这一集的书名也可略感一二。

笔记体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散文的高度,朴质自然,抒情叙理,风俗谐谑,都是信手拈来,滋味无穷。散文重“情质”,自然而然之情,气韵天成之意,最忌为文而文。而郑先生多在江南苏沪一带,知交甚笃。三教九流,往来鸿儒,目睹许多当时的历史大事件,所记非但有文学价值,更有可靠的史学意义。也是其文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这一册《林下云烟》又被称为“艺事编”,其中多是文艺作品的评介、画家文人往来的回忆录及珍贵影像。不乏趣事,动人事。郑先生写擅画熊猫的胡亚光刻有一枚印“不可一日无此君”。语带双关,既为熊猫君无竹不行,又承了子猷爱竹的美意。参加喜宴,亚光比肩坐的是梅兰芳,陈蝶仙说“与亚光共谈笑,如对玉山琪树,自生美感”,分明就是“世说”里的美男子再现。生生把“梨园第一美”的梅先生比了下去。非但如此,还撰文《晶报》,把小鹤、亚尘、慕琴、亚光列为当今画坛四大美少年。堪为一时盛事。

文人意气不胜枚举,而“记录在案”的郑先生则在末尾微微一笔,收梢心间:“目今亚光虽已垂垂而老,无复张绪当年。然衣履整饬,举止从容,尚有一些气度呢。”文笔实在朴素,毫无炫技之处。动情回味,又似春风化雨。于作文,便算一种“情质品格”了。所涉人事,皆可为信。于后世的传记、历史、留下不少参考依据。郑先生的记录风格,大概为当下的时评作者也奠定了某些书写的基调。我于熟悉的几位文友先生身上,皆看到这种鲜明的气场。

桑拿天,汗如雨。这么多年,还是习惯用手帕。三伏天,更知这手帕的好处。不会顶着满脸的纸屑,好似日光下风干的雕塑,额头上还坠着晶晶的水珠。赠人手帕不是普通的情意,黛玉若此,世人亦若此。不必轻易允诺一生,既诺,便是一生。

这几日,饮的都是冰镇的杨梅酒。葡萄酒色,梅果香味。金圣叹大快之事,家有贤妻,典钗换酒。李渔大快之事,裸处乱荷,妻寻不见。大男子的意气,小男人的心眼。古代畅销书作者们,迎合世情的“心照不宣”。换妻若此,怕要哭天抢地,寻死觅活。帘录风影知竹矜,世间清品至兰极。但此刻,自然醒中,梦中,对的是都荷花,而非空谷的兰,秋日的桂。观长亭,对眉山,宜思,宜饮。一箭芙蓉,腮红半点。生来美肌骨,何须长寿天。痴心惊破明月胆,且与我,入人间。

这人间,虽时而乱哄哄,到底活生生的日月。更何况还有那萤火虫与蝉声,岁岁相伴呢。

配图:罗伊娜 / 编辑:闺门多瑕

罗伊娜,江苏省南京人,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门类。作品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文心杂志》《创作与评论》《微刊行摄》等刊物。曾获网络文学赛事短篇小说类金奖。

说明:本平台打赏即稿酬。一周后回款即付。投稿信息关注公众号后获取。

向度新刊上架

《向度》2021夏之卷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0)

相关推荐

  • 凭吊汤显祖墓:临川之笔及临川才子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一生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qu ...

  • 《朝花夕拾》人物评介--长妈妈

    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同学可能都知道那个讲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的长妈妈,但却一点儿也不了解鲁迅先生身边的长妈妈究竟是怎样.读了<朝花夕拾>会让你了解的 ...

  • 每日荐书20210729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牡丹亭>: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 ...

  • 寻梦牡丹亭[刘洲铭指导的舞台剧]

    剧情简介 <寻梦牡丹亭>由刘洲铭先生担任总导演.王宇钢[4]先生担任舞美总设计师,郭文景先生作曲,吴穷先生担任项目负责人.[5] <寻梦牡丹亭>再现了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 ...

  • 【岁月寄语】致张永和先生信/祁发林

    尊敬的张先生钧鉴: 拙作新编历史剧<变法遗恨>通过杂志社交与您,委实冒昧至极,心中惴惴.然出此下策,实属无奈,鉴谅.余孤陋寡闻,不知何处接收戏曲剧本,尝电话询问<河南戏剧>.&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花腮酒面红相向

    朝花夕拾 很久不说话,舌头会不灵光.写字也一样,可以不着急提笔,但不能长时间放弃语境. 花腮酒面红相向 文 | 罗伊娜 什么事情时间久了,就生出许多怪癖.好的,坏的,成了习惯.从前的电脑笔记本,小五号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思想的温床

    朝花夕拾 思想不向光,它更爱阴翳的部分.如黑夜,是温床. 思想的温床 文 | 罗伊娜 平心而论,我是个跟不上现代科技文明的人.但对于自然世界里的一切,仍然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非但如此,对流行的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立冬以后,书斋渐暖

    朝花夕拾 其实,每个时代的审美,总有惊人的相似.是人本性里的一些东西. 立冬以后,书斋渐暖 文 | 罗伊娜 少年人读书,恨不能多.手捧这本,眼瞄那本.天下的书,生怕少了什么.中年人读书,恨不能思.历经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秋日七宗醉

    朝花夕拾 假期轻简,倒也不乏日日充沛.七日闲,也是七日醉.七,是个充满争议的数字.东西方皆好关注,忧喜不甚相同. 秋日七宗醉 文 | 罗伊娜 未尝觉得假期有什么不同,只是看云的心更闲逸.天上的云可爱,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凉雨知秋

    朝花夕拾 凉雨知秋.早上的空气吸满了水.煅炼的人,看花的人,窃窃私语的人,眺望远山的人.晨起,静读,有如朝颜带露,最是温柔安详. 凉雨知秋 文 | 罗伊娜 无名氏的恋歌里只有四行."你怎么了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一曲天净沙

    朝花夕拾 立秋的凉最为暧昧,不似天净沙,不似蝉鸣夏.是一种静候"处暑",白露洗面的青春.继而长大.也能惯看梧桐落叶. 一曲天净沙 文 | 罗伊娜 立秋的凉最为暧昧,不似天净沙,不似 ...

  • 朝花夕拾 | 罗伊娜:白墙下,一二朵红花

    朝花夕拾 春不顾,秋不顾,看此前程似归路.轻轻落无数. 长夜来,短夜来,烟萝满城风雨裁.云破月自开. 白墙下,一二朵红花 文 | 罗伊娜 春不顾,秋不顾,看此前程似归路.轻轻落无数. 长夜来,短夜来, ...

  • 向度微刊:风过自然香(文/罗伊娜)

    风过自然香 皖地而归,一月有余.有些发慌,不唯这淅淅沥沥,来了又走的雨水.秋老虎还在路上,不知是雌是雄,咬人几许.前番暑热激盛,日日等着上苍的酷刑.世曰,三日不读,面目可憎.书倒是日读,一句也可,半本 ...

  • 女人的穿搭要讲究,穿上简约风的温柔穿搭,诠释成熟女性的气质

    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的女生,都要学会穿衣打扮,尤其是年纪偏大的女性朋友,更不要随意地胡乱搭配,如果穿错了,有可能会显得很老气,或者是根本就不能体现出自身的气质. 女人的服装穿搭确实很有讲究,这一期我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