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四)

(0)

相关推荐

  • 记|南采桑关爷庙开光纪实

    南采桑村北,有关爷庙,内俸关公及关平.周仓两随从,皆泥塑彩绘,时代久远,四民皆敬,灵.乙末新春,值国强民阜,村贤聚议,更以铜像,以报神佑.议稍出,三贤旋献十万余,以作更铜像启动之资,遂推德望者宋老主事 ...

  • 庆祝妈祖诞辰

    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圣诞,南胜妈祖庙举行庆典活动,唱戏两晚. 妈祖诞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升天.现以农历三月廿三为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 ...

  • 【市博科普】显应宫泥塑

    显应宫·简介 显应宫又称大王宫.妈祖庙.位于福建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仙岐村.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距今已有870多年历史.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殿辟为'凤岐书院'.约于清光绪年间 ...

  • 散文||春游湄洲岛

    春游湄洲岛 凌晨五点,村庄四周静悄悄的,唯有马路上的路灯和我们结伴,我和我爱人到县城旅游集聚点一一延寿庙,今天延寿庙妈祖回湄洲岛参香巡礼. 到达延寿庙,只看见庙前及河滨路已挤满很多人,旅游大巴从这条街 ...

  • 纪念妈祖诞辰1061周年 林氏源流网赠送《妈祖文史》

    林氏文化半透明玻璃马克杯(磨砂玻璃) 为庆祝林家祖姑妈祖林默娘诞辰1061周年,林氏源流网特免费赠送<妈祖文史>第三辑(邮费自理),助力妈祖大爱文化推广.数量有限,领取从速! ▲<妈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一)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第四章规定由缔约国成员选举的'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提名.编辑更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二)

    2009年入选篇 1.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的结合.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既强调中国书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三)

    2009年入选篇 5.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五)

    2009年入选篇 13.中国传统桑蚕丝织艺术 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5000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六)

    2009年入选篇 17.粤剧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2009年入选篇 22.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八)

    2010年入选篇 1.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九)

    2011年入选篇 1.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 ...

  •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十)

    2016年入选篇 1.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