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专栏 | 王运美:来福的悲喜狗生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来福是一只狗。它的名字是村主任夫人取的。

最初它是一只流浪狗,主人全家出门打工,把它单个留下了。

因为主人去的是大城市,租的房子很小,根本不能养狗。

失去了主人,它的一日三餐就没了着落,饥饿如影随形,肚皮总是贴上了背,毛也枯涩了。

主人家的大门紧锁着,晚上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但它故土难移,依然守在主人门口,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拼命地叫了起来。

实在饿得难受,它就在全村转转,希望能捡到一根骨头,或吃上一口剩饭。

对于它来讲,狗生艰难啊。

卧龙村基本是大楼房,家家高墙大院,百分之七十的人家一年四季关门,只在过年时才有人。

实在不得已,它就找厕所去看看……人说,狗改不了不吃X,其实,都是人逼出来的啊。

可悲的是,连那个东西也难找,近年来,农村改水改厕,用的是抽水马桶。

李老汉养了一群鸡,散放在野外,它偷偷地咬了一只,万幸的是,没有人发现。后来又偷了几次。

终于有一天,李老汉发现鸡少了,他怀疑是黄鼠狼或人偷了,就布好了铁丝网,还养了一只狼狗看家。

它本是土狗,由于饥饿,身体日渐消瘦,哪有力气与狼狗打仗,即使吃饱喝足,也不是狼狗的对手。

“荡子久不归,空屋独难守”。

虽说忠贞不二是狗的天性,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它要活下去,就必须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

何况主人一年多都没有回来,它被主人彻底抛弃了。

它要选择新的主人。

这是个艰难的选择,有多少次它刚踏进人家的门就被赶走,它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人,眼里充满了渴望。

你家房子那么豪华,怎么容不下一只狗啊。

越饿,它的样子越难看,越难看,越讨人嫌。

莫非,天地之大,容不下一只狗。如果它是诗人,它一定会仰天长叹,赋诗一首的。

某一天,它到村委会去走走,其中一个穿着很有派头的男人很友善地看着它,“啾啾”地唤了一声,(这是本地唤狗的通用语言),它马上俯首低耳,摇着尾巴跑到男人面前,男人说:“这是谁家的狗?饿成这个样子了。”他把吃剩的盒饭放在地上,里面还有一块肉,示意它吃。

它几乎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其他人也跟着那男人把剩饭扔给它吃。它第一次吃了个半饱。心情舒畅,万分感激地看着那个男人。

原来那个男人是本地村主任,这天因组织村干部搞环境卫生整治,叫了几包盒饭。

主任回家的时候,它紧跟其后。

主任发现这狗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他先是驱赶,狗退后几步,他转身,狗又跟上。它夹着尾巴,俯首帖耳的,这是狗的肢体语言,翻译成人话就是:老爷,我愿成为您的奴仆,从此一身投靠于你,要杀要剐都听您的。

到家时,主任夫人很是奇怪,你怎么带了一条狗来?这狗瘦不拉几的,走路摇摇摆摆,真难看。

主任说,只给了它一口饭,它就跟上我了,也罢,看它可怜,就收留吧。

主任儿女都出去了,夫妻两个守着大房子有些寂寞,狗来得也是正好。平时那些剩饭剩菜都有了着落。

夫人的闺蜜都向她祝贺:人说,猫来穷,狗来富,你家要发财了,说不定李主任要升官了。

夫人很是高兴,托你们的口福啊,那狗就叫“来福”吧。

主任家人来人往,上级领导有时吃口便饭,鱼肉是经常有的。

来福投靠这样的人家,算是卧龙村最有眼光的狗了,其它如小花小白也是被主人抛弃的留守狗,至今还是在荒野游游荡荡,真正是丧家之犬。

来福吃了几天饱饭,毛色发亮了,肚皮滚圆了,眼睛有神了。整个狗脱胎换骨。

夫人是个爱整洁的人,刚收留它时,还用“飘柔”给它洗了澡。

在卧龙村,李主任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村民非常敬畏他。

这只流浪狗,不,现在叫主任家的狗,或者“来福”,经常鞍前马后追随主任,所有人都对狗表现了无比的喜爱,而且盛赞这是一条好狗。

若是别人家的狗对着来福狂吠,那家主人一定会打骂自己的狗:傻瓜!你知道它是谁家的狗吗?

即便是来福独自串门,人家也会给点好吃的,谁叫它是主任家的狗呢。

在中国,从古至今,有一句古话叫:打狗看主面。大多数人相信,古话是人类智慧结晶,照古话做不会错。

卧龙村人严格遵守古训,基本不会出差错。

回想流浪的日子,几乎人人对它冷漠,非打即骂,真不是狗过的日子。

现在它的毛色乌黑发亮,身体威武雄壮,在卧龙村狗界也算是一枝独秀了。

众狗对它表示臣服,它也理所当然成为卧龙村狗界老大。

人们总是说:闲神戏癞痢,意思是无聊就容易犯错。莫说人,连狗也是如此。

在卧龙村,留守狗有十几条,它们没有了主人,成群结队地在田野流浪,成为野狗。

饥饿驱使它们一天到晚为吃的绞尽脑汁。

它们到山上寻找野物,可是野鸡会飞,兔子会跑,所获无几。

来福有空也参与了这个“组织”,它自己回家自有饭吃,这个纯粹是业余爱好。

老张家在山腰上建了一个养牛羊的场子,平时牛羊则散放在山间。

某一天,他发现羊少了一只,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必须查明真相,否则将有第二只,第三只成为牺牲品。

几天后羊又少了一只。

他躲在暗处观察,终于发现了端倪。

来福

一群野狗围上了它的一只小羊,小羊惶恐无依,发出哀鸣,想要逃命,却被野狗包围。

野狗分工明确,其中一只雄壮的黑狗最厉害,它一口咬住了小羊的咽喉,其他的狗一起将羊按倒在地。

从前它们是家狗,现在又变成了豺狼,为害一方了。

老张抄起铁棍大喝一声:“畜生!”

野狗顷刻作鸟兽散。

老张在苦苦思索: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其中那只大黑狗极像主任家的狗,他记得追狗的时候,大黑狗四只小腿有白毛,好像人穿了袜子一样。狗眉上还有两点白,好像戏台上演员化的妆。

他抽空去主任家走了一趟。

大黑狗看到他惶惶不安,躲到了女主人身后。

狗的所有的特征都对上了。

“李主任,你家的狗咬了我家的羊。”

“不会吧,你看错了。我家的狗守在家里,不会出去害人的。”

“有一群狗,你家的狗带的头。”

“我家的狗有吃有喝,不可能害人。你看那个食盆子里,还有骨头没吃完。”

来福有了主人庇护,腰也粗了,胆也大了,它目露凶光,眦牙裂嘴,对着老张狂叫。

那狗语翻译过来就是:

赶快给老子滚!别冤枉好狗!再啰哩巴嗦,老子不客气了!

老张悻悻离去,没办法,只能自己再多留个心,他提着铁棍不停地巡视。

由于野狗太多,卧龙村后来又发生了多起狗害人事件。

刘大妈养的鸡被狗围猎,母鸡受了惊吓,蛋也生不岀来了。

一名小学生走在路上,手拿一块面包,被狗抢了,手指也咬破了皮。

一个老师天天骑摩托车下班,不料被狗追赶,他慌忙加速逃跑,不料车子侧翻,脚被发动机烫伤,不能来上课了。

老师愤怒之下,打电话给找派出所,派出所说找农业局,农业局说找乡政府,乡政府 这种突发事件,最好找派出所……

后来两河镇发生了疯狗咬人致死的事件。

记者报道了这件事,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市到县,从县到乡⋯⋯领导追问:疫苗是否存在问题?乡村野狗怎么处理?

上级很快成立调查组,并迅速责令下级有关部门成立打狗队。

来福是主任哄进厨房的,然后关门活捉的,它脖子被卡上环形铁叉,呼吸艰难,它哀求主人放它一马,主人叼着香烟,面带笑容,不为所动。

下午,主任带着一条狗腿来到了领导家里,汇报卧龙村打狗工作。

乡领导召开各村主任会议,在会上表扬了李主任,说他工作进展速度快,执行力度大,大家要向他学习。

半个月后,卧龙村乃至两河镇的流浪狗几乎消灭殆尽,一些小奶狗失去狗母,在村里流浪。

某天,李主任在村委会看见一只小狗,它饿得嗷嗷地叫,主任忍不住丢了一块肥肉。回家时,小狗跟了他回家,赶了三次都回来了,唉,像狗皮膏药似的。

主任夫人的闺蜜又祝贺道:你们家真的要发财了,“猫来穷,狗来富,猪来戴麻布⋯⋯”古话是不错的。

夫人很是高兴,她将其命名为“旺旺”,小狗挺有灵性的,一叫它的名字,就跑到身边来了,摇着小尾巴,一对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主人,无比幸福的样子。

刚被提拨为民兵营长的小李十分机灵,他竟然买了一包狗粮送给“旺旺”,小李说小奶狗刚刚离奶,吃狗粮对肠胃好。

村里人见到“旺旺”的人都露出欣赏的眼光:呵呵,这真是一条好狗。

(0)

相关推荐

  • 理想的家园:来福和可乐

    梁东方 有院子,人的生活空间充裕了,也就有了动物的空间,就有人和动物之间正常甚至庸常平常的关系方式.注视与被注视之间,才发现动物身上一向被忽略的细节. 鸟儿是不用养的,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光 ...

  • 来福来了

    按照身价来说,来福绝对算个贵族. 所以小主人力顶老主人反对的压力决定买来的时候,就想给起个能配的上她的出身,并彰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名字. 比如:阿狸啊,狸狸...... 小主人大概因为取名的事,那一 ...

  • 梁实秋:一条野狗

    相关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 梁实秋:一条野狗 野狗当道,有司捕杀之,吾无间然. 夜深人静,常听到犬吠之声盈耳,哀而且厉,随即寂然.我初以为是狗屠出来猎狩,收集香肉,供人大嚼.后来听说是市府派出来的专人收捕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猪之往事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如家字,上面宝盖头,下面豕字,古汉语中豕字就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点灯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王运美   /   图:堆糖 我的家乡有一个流传久远的风俗,就是在除夕和元宵节这天要上山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芝山行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芝山可能是江西省鄱阳县最有名的山. 很早以前,它叫"土素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摩托车与狗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算来,我骑摩托车已有十几年了,行程几万公里,经过几多风雨,走过几多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省检要来了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省检要来了 文:王运美 图:堆糖 (一) 省检真的要来了,这次是动真格的. 县委书记亲自开会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那人,那树,那老屋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我家老屋门口有两棵树:一是柚子树,二是扁柏树. 两树栽于何时何人,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家乡古迹拾遗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家乡古迹拾遗(一)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这是一个山清水秀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我的“特殊”的老师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我的老师王松年先生,是一个很特殊的老师. 大约是读小学四年级时,他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人生最美是撒娇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人生一世,撒娇几何. 为孩童时,撒开双手,求父母抱抱,为少年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