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提倡和睦勤俭,去掉骄奢懒贪,牢记勤苦俭约
相关推荐
-
《大学》赏析(10)齐家治国
<大学>赏析(10)齐家治国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通"悌",音tì,指敬爱兄长 ...
-
曾国藩: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4种征兆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曾国藩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说道: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即:兄弟和睦,虽说是穷困的小户有家也必然兴旺.兄弟不和,虽说是世代官宦人家也必然败落. 同治三 ...
-
十方:小雅青蝇注译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小雅青蝇注译 小雅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豈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注释: ...
-
勤俭匾的故事
从前,有个种田的老汉,干什么活都是好样的.他从自己的经验里,深切地体会到人要想 过的像个样子,一定要勤俭. 老汉有两个儿子.他为了使儿子时刻记住"勤""俭"两字 ...
-
曾国藩: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的三个醒目大字:"奢"."逸"."骄".他将其视为衡量人生失败的标准,若不能将这三字的恶义戒去,人生则堕落必败!" ...
-
【传统家训】凡富贵者少不骄奢,以约失之者鲜矣
<战国策>中有一名篇,讲述一件发生在赵国的大事: 当时,赵国政权交替,秦国趁虚而入并已占领了赵国三座城池.面对岌岌可危的险恶环境,赵国向齐国求助.基于此,齐国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一定要赵威后 ...
-
隋炀帝杨广在这里修了一条路,率十万宫女隶卒从这里北上,骄奢至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资讯 太原地处北方,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每到冬季下雪必然不会少,美景也自然很多,那么,为什么"天门积雪"可以列入"古晋阳八景"之中呢?其实这还要 ...
-
卫国史话三:桓公罢黜了骄奢的弟弟,却被弟弟引来了更强大的敌人
上一次的"史话"咱们走访的国家是鲁国,认识了一位被父亲欺负的"老实人"鲁隐公.姬息(即鲁隐公)不仅被迫居摄,替弟弟姬允照看着国家,还要替父亲收拾残局,替天子平王 ...
-
曾国藩:恪守勤俭,坚守清廉,养成勤俭谦虚的好家风
曾国藩一生恪守"勤俭"的为人处世原则,严于律己.他虽位居高官,权倾一时,但生活依旧秉持俭朴. 他说:"我从三十岁开始,便以做官发财为耻辱,以官宦公饱私囊为子孙聚敛财富为耻 ...
-
佳丽上千、随意杀人,清初三大藩王这些骄奢的生活你都知道吗?
明朝末年,国内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更是率领起义军攻下了当时的首都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吴三桂,这个曾经被明朝寄予厚望的边将手握号称有明朝最后最强大的部队--关宁铁骑,迅速投降了清军,耿 ...
-
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七)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初九),魏王李泰进呈<括地志>一书.李泰为人勤勉好学,他的司马苏勖对李泰说,古代贤王都会招徕学者著书立说,故而李泰奏请修撰<括地志>.太宗许可后,李 ...
-
曾国藩:若想知道一个人有无心机,牢记两句话,教你看破天下人
有句话是"少年不读曾国藩,读懂已不再少年",作为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国藩一生留下许多做人的金句,且句句珠玑.他的成就体现在多方面,涉及到军事政治以及文学作品上,很多做人的 ...
-
曾国藩:若想知道一个人有无心机,牢记这三句话,教你看破天下人
曾国藩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被共同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他在这四个人中无疑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存在,百余年来人们对于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