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应物兄的车祸,是在直接致敬加缪

(0)

相关推荐

  • 《局外人》:从人生的荒诞中看见幸福

    文/华之 说实话,读加缪的<局外人>,并不是一种愉快的阅读体验. 主人公默尔索这个人,完全不在场的感觉.在这个热气腾腾的社会,他活在局外,一切事情与他有关,又好像与他无关,反正他不关心,甚 ...

  • 从反抗者到局外人|曾瑞

      ◆ ◆ ◆ 文丨曾 瑞 01 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加缪的作品,我都是敬而远之.大学期间,我曾几度拿起他的书,又几度放下.我早就知道,他是二十世纪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我想,对加缪的长期搁置,很大程度上是 ...

  • 那些伟大的文学友谊

    ▼ 主题:那些伟大的文学友谊 嘉宾:杨全强.杨芳州 时间:2020年9月26日 地点:北京SKP RENDEZ-VOUS 活动现场,润扬 摄 ▼ 杨芳州: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在这个周六的晚上,选择跟我 ...

  • 中国版局外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应物兄》:冰火两极背后的启示

    初闻<应物兄>,以为是人物传记,但是又很奇怪,谁人起名字起个什么风雅的不好,叫个"应物".等书拿到手,才知道确实是人名,但书不是人物传记,而是一部浩瀚的时代世相图,全书 ...

  • 《应物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那些边边角角的知识

    读一本好书,如饮美酒,如品香茶,身心俱爽.怎样读一本文学作品,自然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读故事,有人读人物,有人读哲理,有人读励志,有人读知识,等等.而现在,从一本文学作品中传达知识的书,可谓凤毛 ...

  • 阎晶明:《应物兄》是一栋塔楼式小说建筑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塔楼小说 --关于李洱<应物兄>的读解 文 | 阎晶明 首发 | <扬子江评论>2019-5 <应物兄>是一部奇异之书.按说李洱早已在长 ...

  • 读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小感

    李洱的<应物兄>是这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最有争议的,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断断续续地读完后,脑中在一遍一遍的思考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获得一点浅显的认识. 从我个人感觉来说,这是一部类似 ...

  • 文穴鉴读|高校学术是个圈,入行必读《应物兄》

    不贩卖焦虑,不吹捧文艺,让文字回归阅读 Muzuer/撰文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对 <应物兄>这个书名最早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当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才刚刚拉开序幕,<应物 ...

  • 为啥辛苦为啥亡||:《应物兄》读后感

    徐建华 两个多月,把新书读旧了 <应物兄>是今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之一,据说作者写了十三年.我读的时间也不短,从九月初读到十一月初,读了两个多月. 这部小说,给了我一种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 ...

  • 知识碎片里的叙述语态——《应物兄》片议

    摘要:<应物兄>在碎言碎语中形成了自己的叙述语态,以荒诞的方式重组了京派审美意识,处理了词与物.识与觉.空与有.言与默.雅与俗的难题,强化了怀疑主义的文本的内力,也抑制了初始生命体验的本真 ...

  • 知性写作的美学与小说疆界拓展的限度——从《应物兄》说起

    摘要:李洱的<应物兄>在总体上呈现出知性写作的美学风貌,它采用了杂语体的叙述方式,将大量的知识展示.思想剖析和学理探讨的元素融合在文本中,给人以百科全书式的广阔视野.他的这一写作追求与昆德 ...

  • 反讽与抒情的莫比乌斯环——《应物兄》的美学构造

    摘要:李洱的小说<应物兄>具备复杂的环状美学结构.小说以反讽话语为其首要特征,借助语言过载.人兽并置和伪百科全书式写作三个装置对知识分子进行批判性审视.从第84节开始,以民歌<苏丽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