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就麻烦”,袁隆平的话振聋发聩
相关推荐
-
关系14亿人的饭碗,定了这些大事!
粮食安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今年上半年,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有哪些"大动作 ...
-
原创 | 纪念袁隆平:杂交水稻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5392字8图,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5月22日袁隆平逝世.在举国哀悼的时刻,网上沉渣泛滥却掀起了一 ...
-
袁隆平曾说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地就麻烦。你怎么看农村荒地?
其实这样的担忧并非今年提出来的,2019年7月份左右袁隆平院士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中,在谈及粮价伤农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价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即将引来90岁高龄的袁老对记者说道"农民不种粮食就麻 ...
-
91岁的袁隆平离开后,这些年轻人在继续关心粮食和蔬菜
现实中,农学似乎并不是一个"热门专业"--外界对它的印象是"下地干活",却对其中科研的细节并不了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2019年9月29日,北京 ...
-
总产量再破1.3万亿斤,中国粮食何以连续17年丰收
中国粮食产需维持紧平衡态势.在各类粮食大都实现丰产的同时,小麦.玉米.稻谷及大豆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价格 文|<财经>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总产量为13390亿斤,同比增加113亿斤,增长 ...
-
农村土地抛荒,为啥粮食产量还年年丰收?3个原因
都在说农村土地抛荒,为啥粮食却越来越多?告诉你现在粮食的N大来源 农村土地抛荒,为啥粮食产量还年年丰收?3个原因 在农村可能大家都知道一个现象,那就是农村进城务工的人比较多,因为在大部分农村产业是比较 ...
-
地租上涨赶超粮价,危及粮食安全
对于种植户来说,今年玉米大豆是个高收益品种.总的来说,今年种植户的收入都非常不错. 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种粮大户赵明常今年种植350亩玉米,早先以八毛一二的价格售出时,亩收入在1000-1100之间,那 ...
-
农民都进城上班了,农村土地抛荒,国家粮食安全靠什么来保障?
农民都进城上班了,农村土地抛荒,国家粮食安全靠什么来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命根子,当然,这个话题农民都挂在嘴上,但是,没有谁是真心的放在心上,因为,现在的很多农村人都进城上班来了 ...
-
袁隆平称: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地就麻烦
看到很多人有些曲解袁老的意思,所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农民不种地了,粮食如果不够吃!就麻烦了! 农村有很多荒地,这是实情,先说说荒地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流转,前几年非常热门,很多新成 ...
-
沉痛悼念!他一生奋斗只为中国人吃饱吃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了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 ...
-
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外媒集体刷屏悼念袁隆平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国际社会表示高度关切,众多外媒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推文称:"今天,我们缅怀一位真正 ...
-
“中国百年百位优秀诗人”入围作品:沁园春.悼念袁隆平公II崔嵩(内蒙古)
"中国百年百位优秀诗人"征文大赛 ☆沁园春.悼念袁隆平公☆ ☆崔嵩(内蒙古) 这位老人功高至伟,可比肩夏禹,后稷! 云幛铅灰,长路迤逶,万众泪飞.念国忧心系,山川踏遍:民悬情动,宿 ...
-
“没有什么比吃饱饭更重要”,致敬袁隆平|名家分享
"霍金去世了,我不懂时空:金庸去世了,我不懂武侠.可是,再笨的人也知道要吃饭啊."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一定是继续去天上追寻自己的"禾 ...
-
【中国诗歌网】画家贾维泽诗篇 ——《袁隆平院士永生》
袁隆平院士在稻田中 ****************** 袁隆平院士永生 贾维泽 2021年5月26日 "民以食为天",① 是最朴素的真理. 天上日月明, 天下民心清. 袁隆 ...
-
小麦替代玉米之后是两者价格的双双下跌:还怀疑中国粮食够吃吗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
中国小伙在沙漠中种出水稻,获投资三亿,被称为“第二个袁隆平”
2021-04-15 10:27 大图模式 随着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是大幅度提高,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衣食无忧,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今天这么好的地步呢?无疑就是解决了粮食问题,从以 ...
-
任何时候珍惜粮食都会是一种美德#袁隆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衣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朱子家训> 才三四岁的时候,爷爷看见米粒儿掉地上了就会捡起来吃掉.老一辈从艰难岁月过来的,对粮食的记忆很深刻.比如不允许随便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