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每日一读:敖氏伤寒金镜录 生斑舌

(0)

相关推荐

  • 红中黑斑舌

    图说 全舌纯红,中有小黑斑点. 舌鉴 乃瘟疫热毒陷于阳明也.热极则斑黄.狂乱,身上亦有红紫斑者,解毒汤合调胃承气汤急下之,迟则不救.<正义>云:舌红而中见紫斑者,将发斑也,玄参升麻葛根汤. ...

  • 吴鞠通化斑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组成医案方解

    [来源]<温病条辨>上焦篇卷一. [配方组成]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三钱玄参三钱犀角二钱白粳米一合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锺,夜一服. [作用与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消斑. ...

  • 6.化斑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6.化斑汤 (吴鞠通)一温一 邪发斑. (<一温一 病条辩>) [歌诀] 化斑汤用石膏元粳米甘犀知母存 或入银丹大青地一温一 邪斑毒治神昏 [组成]石膏-两( 30g)知母四钱(12g)甘 ...

  • 刘渡舟时方集锦—— 四妙勇安汤

    一:刘渡舟四妙勇安汤治疗阴疮(巴氏腺脓肿)医案经验. 周xx,女,30岁.1991年6月19日就诊. 患阴疮三年,两月一发.发前常见身热心烦.口渴等症,继之阴户之侧起小指尖大之肿块.微痛.溃后则有脓水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 敖氏伤寒金镜录 黄心舌 左边白苔舌 右边白滑舌

    黄心舌 舌有黄心色者.必初白苔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症.为恶亢害鬼贼. 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介按]伤寒由表入里.舌苔必然先白后黄.及至纯黄无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敖氏伤寒金镜录

    伤寒一症.传变不常.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生死系焉.可以寄人死生者.惟医焉耳矣.夫何脉理玄妙.七表八里九道.形似难辨.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元.若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敖氏伤寒金镜录 原序

    伤寒一书.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万世之龟鉴也.论中梓讹难明.晋叔和成其章序.成无己<明理论>.刘河间五运六气.参同仲景钤法.则病之所变.预可知也.阴阳传变汗瘥图局.曰汗.曰吐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敖氏伤寒金镜录 黑心舌尖白根黑舌

    黑心舌 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始病即发此者,乃危殆之甚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图) [介按]此舌当作四节解之.其一.舌见沿白心黑.脉沉微者.有始病即见此舌.非由白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敖氏伤寒金镜录 微黄舌白苔边黄舌 微黄舌

    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图) [介按]舌苔微黄而薄.是外邪初入阳明.犹带表证.微兼恶寒.治宜辛凉解散.如黄而兼燥.外 ...

  • 中医类古籍——《敖氏伤寒金镜录》、《原机启微》

    <敖氏伤寒金镜录>和<原机启微>2卷是一部诊断学著作,约120页面的内容.由元代杜清碧撰于1341年.

  • 中医类古籍《敖氏伤寒金镜录》、《原机启微》

    中医类古籍《敖氏伤寒金镜录》、《原机启微》

  • 『中医古籍』敖氏伤寒金镜录

    作者:杜本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41年 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 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 原序 原序 原序 伤寒用药说 伤寒用药说 第一・白苔舌 第一・白苔舌 第二・将瘟舌 第二・将瘟舌 第三・中焙舌 第三 ...

  • 『医药之最』世界最早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你注意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舌头上有一片象苔藓一样的东西?而舌头的颜色又为什么常常改变?为什么有人舌嫩而有人舌红? 又为什么有时舌头上象缺了一点什么似的? 这些都是属于中医舌诊所要回答的问题.舌诊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