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下35分之后,伦纳德总得分终于破万,同届的欧文克莱等人呢?
相关推荐
-
阿里纳斯评历史5大纯得分手:现役仅杜兰特甜瓜,哈登库里算啥?
阿里纳斯评历史5大纯得分手:现役仅杜兰特甜瓜,哈登库里算啥? 原创作者:好火子 近日,大将军阿里纳斯做客一档节目时,评选出自己心中的历史5大纯得分手:乔丹.科比.杜兰特.艾弗森.安东尼:乔丹.科比和艾 ...
-
NBA50大球星之欧文——横跨两个联盟的教父
朱利叶斯-欧文,也就是Dr.J,他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篮球鬼才,他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比赛,而他在篮球场上的表演在当时更是前所未有,各种花哨的扣篮可谓是当时所有观众心中不灭的永恒回忆. "作 ...
-
美媒晒出06赛季科比对阵各队最高分,旷世屠龙81分后无来者
北京时间11月2日,美媒晒出了05-06赛季科比-布莱恩特对阵联盟各队所砍下的最高分.29支球队当中,只有魔术队将科比的最高分限制在了35分以下,可谓相当夸张.当然,最为瞩目的还是科比在对阵猛龙队时, ...
-
克莱受伤太伤感,担心杜兰特,篮网快签下哈登,他和詹姆斯一样牛
克莱受伤太伤感,担心杜兰特,篮网快签下哈登,他和詹姆斯一样牛 老天是在拿克莱和勇士开玩笑吗? 去年总决赛G6左膝十字韧带撕裂,勇士没能三连冠,克莱也是赛季报销:不到十八个月时间,克莱又在训练中右脚跟腱 ...
-
今年总决赛好看胜去年?近十年总决赛排名:热火马刺压勇士骑士?
今年总决赛好看胜去年?近十年总决赛排名:热火马刺压勇士骑士? 原创作者:好火子 NBA官方出来的统计,今年的总决赛观看人数比去年多,很多网友就说今年的总决赛比去年更好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NBA ...
-
杜欧组合大显神威,新赛季联盟5大最强双人组,他们能排第几?
在近日篮网和奇才的季前赛中,杜兰特和欧文的组合在首节就大发神威,作为现役两位最强的单打高手,杜兰特和欧文的"711组合"在得分方面可以说予取予求,不需要任何过多的战术设计,光是个人 ...
-
字母哥第一冠场均35分,伦纳德场均17分,詹姆斯和杜兰特呢?
现役有5位球员在夺得第一个总冠军的时候拿到了总决赛MVP(FMVP),他们分别是詹姆斯.伦纳德.伊戈达拉.杜兰特以及字母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在当年总决赛的表现. 字母哥 2020-2021赛季,字 ...
-
2比1!约基奇空砍32+12+8,伦纳德的盖帽太牛逼了…
好看! 这球太好看了! 快船和掘金的季后赛 快船队的太太团来了! 比赛未战,罚款先行 据名记Chris Haynes报道, 快船后卫贝弗利因上一场 辱骂裁判被罚款25000美元 也许是因为太太们来了 ...
-
篮网三巨头90分!伦纳德顶不动哈登,欧文这球太骚了…
西部第1的快船 客战东部第3的篮网 联盟中两个超强的锋线 杜兰特和伦纳德的直接对决 baller简单看一下阵容 这是一场星光熠熠的比赛 阿杜.小卡.哈登.乔治.欧文 个个都是有签名鞋的全明星 篮网队选 ...
-
杜兰特51分,伦纳德37分,随后詹姆斯一反常态,结果不负众望
联盟中有三位非常出色的小前锋:詹姆斯.杜兰特以及伦纳德.本赛季詹姆斯加盟湖人来到西部,杜兰特依然为金州勇士队效力,而伦纳德则因为一笔交易去到多伦多猛龙队.正好今天他们三人所在的球队都有比赛,我们一起去 ...
-
刚砍下35分,今天又拿到18分,韦德真让球迷失望
2016年,历史第二得分后卫科比结束了20年的篮球生涯,从此在联盟中销声匿迹.没想到今年,我们又要跟历史第三得分后卫韦德告别--今年夏天,韦德宣布本赛季结束后退役,全世界球迷一片哗然. 本赛季大部分人 ...
-
杨砍下35分11助带队取胜,官方晒出的一张图让他征服许多球迷
在今年的选秀大会上,独行侠与老鹰队完成交易,双方各取所需,独行侠得到心仪的东契奇,而老鹰队得到特雷-杨.东契奇发挥稳定而且场上表现成熟,很多人常常在夸他的时候就要提一下特雷-杨,杨也是憋了一肚子气. ...
-
10个3分砍53分超越张伯伦!库昊又日天了!更狠的是,勇士追逐伦纳德
小球童 对于球的理解,我是天才 我有李宁,你有关注我吗? 今日分享 今天是个对于NBA球迷来说实在是太爽了 NBA有太多场精彩的比赛了 先是76人和独行侠的比赛里,大帝把独行侠的菊花都爆了 上半场 独 ...
-
突发!伦纳德膝盖手术!下赛季可能报销!2.35亿大合同要……
北京时间7月14日,洛杉矶快船官方宣布:伦纳德成功接受手术,修复右膝中部分撕裂的前十字韧带(ACL),归期未定.伦纳德在快船和爵士的西部半决赛G4中伤到膝盖,此后一直缺席比赛,整个西部决赛一场没打.当 ...
-
世界名著|经典语录《美妙的新世界》阿道斯·伦纳德语录(下)
关注 "可那些东西什么意思都没有." "意思就在于它们本身.它们对观众意味着大量的感官享受." 2. 跟受苦受难的太高的代价比起来,现在的幸福看起来往往相当廉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