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行里的八卦集锦

1,当年李少春赴欧巡演,适逢重要外宾访华,上以厉代演《野猪林》,厉全力施展,光彩照人,演毕太祖慰勉众伶,众皆以叩慕天颜为荣,厉独卧后台,曰:吾倦矣。竟不赴召,未几,“组织”清算其“思想反动”等罪,厉遂下狱。

厉慧良京剧《艳阳楼》剧照

2,解放后大舞台上,唯台口有麦克,声音能灌满全场者,小谭、张君秋、关肃霜数人而已。马连良音量比小谭微弱,裘盛戎音量也并不骇人。今日皆以胸麦扩声,则前排后排音量一样,票价贵贱有何区别?听戏讲究“够着”听。

3,79年关肃霜赴京演《铁弓缘》,午宴时豪饮烈酒半斤余,脸不变色,晚上以靠旗打出手丝毫不乱,真是功夫。

4,样板戏遵循十二平均律,当年“淘汰”了一大批老辈胡琴名手,因其“怎么也合不上交响乐”。今日凡尊十二平均律之“新编戏”,皆无老味,难听之极。又梅葆玖音准极好,胜于乃父,梅兰芳虽百年一人,偶有冒调黄调之病,晚年所录《西施》最为明显。

5,李万春长子李小春少年英雄,尝在津贴演双出,前《闹天宫》后《卧龙吊孝》,《闹天宫》乃家门绝学,并不为奇,《吊孝》则纯为言派风度,唱念俱佳。《平原作战》本已内定小春主演,后万春获罪,株连家人,遂以李光代之。小春年五十余而卒,英年早逝,万春绝学遂不传于世也。

李小春与儿子李继春

6,文革后厉慧良出狱,复出首演《一箭仇》,津门老少渴慕成狂,当晚满坑满谷,演至妙处台下炸窝叫好,真如天崩地裂。厉次子当晚猝疫于川,电报至津,厉正演出,无人敢告。厉似有所感,以右手支案翻扑时心内忽然恍惚,致右腕骨折,厉不动声色,勉强支撑至剧终,台下竟无一人识破。

7,陈永玲筱派极佳,除《小放牛》《小上坟》《战宛城》等剧外,某次大合作《玉堂春》,陈演《监会团圆》一折,其间苏三怨公子无情,用手一拧,心内痛惜,连忙又一揉,其身段表情皆精妙入微,台下满堂彩声。(梅兰芳演《金山寺》时也有类似处理,用手一戳许仙额头,俞振飞避让不及一个趔趄,此本为配合中小小失误,梅忙扶住,脸上做怜惜状,自然入理,观者彩声如雷,较陈永玲之刻意为之,又高明一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