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311—315)
311 《仿巨然小景图》
明 赵左 纸本墨笔 纵67.1厘米 横35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傍山村野的景致。近处坡岸林木,苍润葱郁,远接高峰叠岫;山谷间有草屋坪地,有人物活动其间。左岸板桥临溪,画景虽少而意境开阔。以阔笔作皴,墨韵浓润厚重。画家自识:“戊午夏日,仿巨然小景,华亭赵左”。这幅作品山石、树木画法虽可窥见巨然的影子,但有着画家自己的风格,较之巨然,画家用笔愈显舒放,皴染结合,滋润厚重。整幅作品风格清雅,境界具有一种脱尘的宁静的超拔,充满闲适、自在、远离人间烟火的意趣。
312 《山居闲眺图》
明 赵左 纸本设色 纵161厘米 横67.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用米氏云山略参黄子久画法,湿润浑厚,是赵左绘画作品中的杰作。此图卷,墨画山水连绵,千里江山之景象。山间云蒸雾漫,村落处处,山中楼阁隐现,林木葱郁。山的画法,用米氏云山法,圆厚凝重而润泽,得米氏笔意。树石画法也有元朝黄公望的影响,用笔干净利落,皴染结合。整幅作品,画家用笔肯定,技巧熟练,无轻浮之感,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杂乱,渲染之中略带皴擦,画面湿润,墨气淋漓,笔势潇洒而秀润,墨色透明而凝重。
313 《碧溪垂钓图》
明 米万钟 纸本墨笔 纵124厘米 横46.3厘米 香港虚白斋藏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号友石、湛园,陕西人,居北京。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江宁令,官江西按察使、太仆寺少卿。米芾的后裔。善书能画,蓄奇石甚富,并好画石,有祖风。山水细润精工,布局深远。兼擅泼墨,曾仿米氏巨幅,骑士浩瀚,烟云弥漫。此画用笔挺劲,墨色浓淡相间,分远近层次,花草用“勾花点叶法”,以淡墨点叶,浓墨勾筋,墨色温润而富于变化。湖石皴染结合,用墨,厚重并敷以淡彩,质感强烈。
314 《寒江独钓图》
明 袁尚统 纸本设色 纵131厘米 横61厘米 山东省博物馆藏
这幅画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笔意。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一派寒气,使作品凝重而又生气,充满了静寂、萧寒的气氛。
315 《枯林孤棹图》
明 袁尚统 绢本设色 纵187.5厘米 横60.5厘米 江苏常熟博物馆藏
袁尚统(1570—约1661后),明代画家。字叔明,吴(今江苏苏州)人。善长绘画,山水浑厚,人物野放,颇得宋人笔意,多画民间风俗,作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笔意。树干以淡墨写出,树枝用干笔,松针用浓墨写出,笔触清晰,再以淡花青渲染。颇有几分清新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