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也要有的“初学者之心”——什么样的学习技术才能影响公司业务

企业学习前的“心灵鸡汤”

前段时间,科比的告别赛在朋友圈激起层层涟漪。那句“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不知曾经激励了多少人。

去年,60岁的敬一丹在退休之后出版的新书《我遇到你》中有写到一位报人前辈,在这位前辈60岁离休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30年计划,包括办一份报,出几本书。结果计划中的事都实现了。现在他已经90多岁了。

佛教中有一个概念是:初学者的心态。它讲的是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务的本质。学习也当如此,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永不远离初学者心态。(Stay in beginner’s mind. Never leave beginner’s mind)犹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

前通用电气大中华区洋掌门夏智诚就有一颗“初学者之心”。他不精通中文,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微博,能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通用电气,但他又不愿意将个人微博交给公关团队打理。不久后,他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结识了三位擅长网络社交的“导师”。夏智诚口中的“导师”,都是通用电气入职才一年多的85后员工。

这就是通用电气的“逆向导师”制:让高管们提出自己想学习的新知识、新领域,请年轻员工与他们结对,给他们当老师。

其实,即便你对某个问题十分精通,在像“初学者”一样认真专研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心灵鸡汤”未必解决企业问题

你能发现,近两年,周围有朋友已经在利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进行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明华研究关于MOOC的话题,并称:

“MOOCs除了公认的网络课程以外,还在发展MOOCs内核教学模式(网络课程+本地大学教授面对面深度参与教学模式),或混合模式。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MOOCs在世界和中国从诞生到获得迅速发展,已经到了大规模运行阶段。美国有edX、Coursera 和Udacity三大平台,中国也有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上海市课程共享平台、地方大学联盟UOOC平台等。”

虽然有人喜欢“心灵鸡汤”,但是企业中的学习、培训可不是单单靠“心灵鸡汤”或仅仅是MOOC这样的学习渠道就可以搞定的。没有严谨求实的理论和不断突破的技术做支撑解决不了企业中真正的学习问题。

2016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不仅仅依靠KPI或者物质奖励来激励员工,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员工自己沉浸于工作中的快乐,并鼓励员工乐于学习,继而实现员工敬业的目的。

SAP大中华区HR方案首席专家孟盛在一次人力资源技术大会上称:“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过去的命令、控制导向向透明、真实转变。管理层不再像以前一样,通过人为建造的不对称,通过可能信息和资源上的优势,来造成管理上的优势和权力。同时,让员工的沟通、社交和学习与工作联通起来。”

社交协同和企业学习类的企业服务产品是需要被人使用的,而且企业的这种应用,会波及每一个人。当企业的任何行为波及到每个人时,它所产生的影响和价值一定会是巨大的。所有企业管理者都不能忽视这种能影响每个人的产品。国外教育机构Umassd发布全球500强企业社交平台使用数据,仅仅有9家企业没有使用任何社交媒体平台或工具。

是的,企业需要的“学习”技术是能对人、对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什么样的“学习”技术才能影响公司业务?

1.要搞清楚是企业沟通和学习,还是生活沟通和学习

比如QQ可能是很棒的聊天工具,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学习工具。办公沟通通常是这类产品的基础功能。在企业沟通和学习这个市场,玩家多,还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比如,BAT企业就有自己的内外部沟通服务的软件或平台,阿里有钉钉,腾讯打算推出企业微信。企业内部的沟通平台也有,比如联想有自己叫做乐聊的平台。

2.即便是企业沟通和学习,企业沟通和学习工具也有不同的定位

定位只是沟通,还是团队协作、学习与文化变革的社交协同工具?

对于前者,比如QQ、微信等工具种类不胜枚举。但对于后者,这种产品对于企业学习来说,其实是属于革命性的产品。

Facebook计划在2016年提供企业版本的社交网络服务,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企业的本质需求是要对员工绩效、企业业绩有帮助的社交软件,而不是过于强调“社交属性”而缺乏“企业属性”的软件,这也是SuccessFactors后来与客户在不断沟通中才获知的。

SAP SuccessFactors的产品在几年前还仅仅定位在社交协同上,现在已经不再将此类产品定义为基础的沟通工具,而是更致力于“学习管理+教育+社交互动”,推动和提高企业业绩。

打造临时员工网络、学习网络、校友网络等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战略和企业业务的角度打造学习型企业和将学习的文化灌输于企业中的每一个人。

用具体案例说明:社交协同工具如何改变企业学习文化

SAP SuccessFactors的产品名叫Jam,像是一种商务环境下的“即兴演奏”,将各种乐器协调起来,更为注重功能和版块间的配合,甚至整合。这个平台主要是基于SAP收购的SuccessFactors公司结合其SAP自身的StreamWork软件而进行整合的新平台。

SAP的所有用户、专家、CIO都可以加入,参与比赛,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线上沟通、讨论。该平台涵盖了销售、市场、服务、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研发与发展、公共关系、信息技术等业务过程中的沟通、学习和入职管理。

比如,以往,员工需要在多个社交工具之间进行切换,而在JAM 平台,员工可以只在一个社交平台上就可以使用多个功能,这样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在JAM,企业、员工也可以和来自外部的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进行沟通,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

SAP SuccessFactors的首席技术官Aaron提到,对于企业而言,运用社交协同软件并不只是要进行沟通,而是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员工可以相互学习,提升个人技能,JAM能够把社交网络引入到学习中去,引导形成一种企业文化。企业建立了先进的系统之后,仍需要打造企业内部良好的软环境,即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员工学习的热情,只有从两方面着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技术与人性

软件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文化,但是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对文化施加影响。社交协同产品的内核在于解决离散问题,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力,它是专注于特定的业务流程的。比如Jam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来说,它是贯穿于人力资源战略与流程转变、社会学习、员工敬业度管理、社交招聘、入职管理等特定的业务流程中,并进行改进的。

科技改变世界,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能忽视技术的力量。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称,在今天,工具再简化、再完美,也不能忘记那颗初学者的心。

国外有一本禅宗入门书,叫《禅者的初心》(Zen Mind, Beginner's Mind ),表达了禅修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一颗初学者的心。因为“只有保持初心,随时准备好去接受、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着一步前进,然后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今天开始不晚,100岁,也要有一颗“初学者之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