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
相关推荐
-
长津湖战役多线开打!9兵团排兵布阵有问题?宋时轮如何控制战局
排兵面阵是艺术,是体现指挥员水平的最好试金石.长津湖战役,总的排兵布阵没有问题.围绕全歼美陆战一师这个主要作战目标,宋时轮使用了三野的两个头等主力军.一个是20军,一个是27军.而考虑到20军更善于打 ...
-
敢和麦克阿瑟唱反调、被志愿军打得溃逃的史密斯师长,结局如何?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赶到了釜山一带,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登上了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 ...
-
电影《长津湖》中的几个细节,都由真实事迹改成,个个感动人心
昨天下班后,就去看了这部期待许久的电影. 座无虚席的观影厅里,从电影开播一直到结束,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离座. 四周传来的压得很低的哭泣声一直没有停过. 尽管这场血战已经过去了71年,但从屏幕里 ...
-
长津湖战役,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陆战一师死里逃生
1950年11月27日,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历史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15万人,在这一天于长津湖地区,向美军发动了突然进攻,他们的目标,是围歼陆战一师. 作为解放军中最精锐的第九兵团,他们虽然 ...
-
鏖战长津湖,悲壮惨烈的长津湖战役中,美军的布防情况如何?
抗美援朝中比上甘岭更惨烈的战役--长津湖之战,中美双方的兵力布置及每天的战况是怎么样的?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悄悄渡过鸭绿江之后进入朝鲜东北部, ...
-
史密斯派40辆坦克死守水门桥,宋时轮严令:不惜一切代价把桥炸掉
长津湖战役,遭到大败的美军陆战一师开始向南撤退! 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各路撤退的美军,现在基本全部集结到了一起. 时任美军陆战一师师长的史密斯考虑到古土里比下碣隅里要小得多,这么多美军士兵挤在一起必然 ...
-
长津湖战役:美军不明白志愿军为什么不怕冻,不怕饿,不怕死?
长津湖战役:美军不明白志愿军为什么不怕冻,不怕饿,不怕死?
-
《血战长津湖》: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比电影更惨烈
9月30日上映的<长津湖>彻底火了! 首日破两亿,两天破6亿,三天突破10亿!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 战斗发生在71年前,中国人民志 ...
-
1950年长津湖战役里,美军发现了一个奇...
1950年长津湖战役里,美军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美陆战一师的师部所在地下碣隅里,在志愿军进攻的头一天里并没有受到进攻美军:中国军队好像满足于占领山顶.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二次战役 ...
-
橡树 |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下】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 ...
-
橡树 |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两军必争下碣隅里
漫说长津湖战役 前记: 长津湖战役为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方面的重要战役. 按照长津湖战役交战双方的作战目标.意图分划,长津湖战役可以分为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的长津湖围歼与突围战役,以 ...
-
橡树 | 漫说长津湖战役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 ...
-
长津湖战役究竟有多么惨烈,才会让美军七十年都难以忘怀,纪录片
长津湖战役究竟有多么惨烈,才会让美军七十年都难以忘怀,纪录片
-
这位政委在长津湖战役中的政治担当避免了数千名战士冻伤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军队中政治干部的政治能力.政治担当尤为重要.我军有许许多多的政治干部越是在紧要关头,越是负重前行:应该做的事,不管风吹浪打,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任,冒着天大的风险也要承 ...
-
UC头条:长津湖战役的最后一战中, 志愿军战士冒死扒火车阻止美陆战1师撤退
点击加载图片 1950年12月9日,美陆战1师终于通过了水门桥,已经伤亡惨重和疲惫不堪的陆战队员们没有在黄草岭遇到预想中的阻击,因为埋伏在黄草岭阵地两个连的300多名志愿军战士早已被冻死. 在向英勇无 ...
-
长津湖战役击退美军,周全弟-40℃卧雪三天冻掉四肢,他16岁
纪录片<冰雪长津湖>讲述了抗美援朝东部战线的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役.战士们卧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雪地里,为了完成阻击,部队要隐蔽起来,在战斗命令下达之前,谁也不能动,129名士兵被冻成了 ...
-
长津湖战役系列品读之二:冬装问题成了命门,何以至此?
长津湖战役无论是官方还是军史爱好者,都不愿提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伤亡.特别是冻伤太过严重问题.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用兵的一条非常朴素的道理.但是,恰恰为什么出现了大军已动.粮草未行的情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