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成名登高处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第36章)
第36章 喜得爱女 千里琵琶 王维喜得爱女的消息,辗转传到了玉真公主耳中. 此时,她刚从王屋山回到长安.她此番回来,和妹妹霍国公主有关. 霍国公主出生于702年,比玉真公主小10岁.719年,由李 ...
-
此物最相思(第344章)
王维托付给裴迪的两首诗,裴迪牢牢谨记在心. 离开菩提寺后,裴迪忙凭记忆仔细誊写在了细麻纸上.为诗歌取题目时,裴迪破天荒地为第一首诗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别长的题目--<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 ...
-
王维传(第85章)
第85章 西域琵琶 王维喜得爱女的消息,一路辗转,终于传入了玉真公主耳中. 此时的玉真公主,刚从王屋山回到长安.她此番回来,是来看望妹妹霍国公主的. 霍国公主出生于702年,比玉真公主小10岁.从小乖 ...
-
此物最相思(第93章)
当元丹丘写信告诉李白,玉真公主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他的<将进酒>时,李白刚结束第二段糟心的婚姻. 738年,许萱去世后,李白带着一儿一女离开安陆,迁至安徽南陵.739年,李白娶刘氏为妻.可惜李 ...
-
此物最相思(第114章)
第114对李豫来说,收复洛阳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因为,当他带着儿子李适随祖父李隆基逃离长安时,他的妻子沈珍珠却被留在了长安.长安沦陷后,李唐皇室大多惨死叛军刀下,而年轻貌美的王妃.宫女则被大批大批抓 ...
-
此物最相思(第95章)
李唐王室有鲜卑血统,大唐女性尤其是大唐公主地位颇高,公主和离.改嫁.养面首等,都很习以为常. 自从和玉真公主修得正果后,除了皇上有召唤,其余时候,李白都腻在了玉真观,和玉真公主如胶似漆.极尽缠绵. 第 ...
-
王维传(第92章)
第92章 真爱不在帝王家 闲散时光易过,秋去冬来,转眼便到了724年春天.这是王维到济州担任司仓参军的第四个年头了. 对王维来说,春耕时节自然是忙碌的. 俗话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63章)
741年秋冬,风调雨顺,一片祥和. 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兴庆宫鱼水相欢,玉真公主和霍国公主在玉真观莺歌燕舞,王维和裴迪在终南山修禅悟道,李白和元丹丘商量何时入京拜见权贵-- 正如<道德经>所言 ...
-
此物最相思(第12章)
第12章 红豆传情 吟诗明志 "如果酒真的是穿肠毒药,就让它穿肠破肚罢,总比这肝肠寸断来得痛快." 酒入愁肠愁更愁,可若不是这烈酒入喉,又怎能咽下那无边的苦涩?王维独自坐在醉和 ...
-
深山夕照深秋雨(4)
12 王维有了心事. 白天偶遇璎珞姑娘的情景,在王维脑海中反复翻腾. 她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如此佳人,才子怎能不心向往之? 但 ...
-
此物最相思(第61章)
第61章 孟兄落榜 李白入京 阳春三月,当大慈恩寺的牡丹花渐次开放时,730年春闱便也来临了.42岁的孟浩然,踌躇满志地步入考场. 这年春闱的应制诗,诗题是<长安早春>.孟浩然最擅长写景 ...
-
此物最相思(第10章)
第10章 回首半生 茶香氤氲 这一晚,辗转难眠的,不只是王维. 夜已三更,月凉如水,骊山已是死一样的沉寂.冰冷的月光照在床头,玉真公主的思绪,飘出很远,很远-- 她想起了十年前出家的那一天. 那一天,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26
NO.126 父子俩很快就在处罚投敌的叛臣张均.张垍兄弟一事上产生了分歧. 叛军占据洛阳.长安两京后,不少原唐朝官员都或主动或被迫地加入了叛军,成为伪燕朝的属官,其中最有名的是前宰相陈希烈.前河南尹达 ...
-
王维传(第十、十一、十二章)
第十章 再遇璎珞 "璎珞,你猜我今天遇见谁啦?"离开云来客栈,兴宗赶紧回到他们下榻的客栈,一脸兴奋地对璎珞说. 璎珞正闲坐窗前,埋头刺绣.上次那块丝帕不小心弄丢后,她闷闷不乐了好几 ...
-
此物最相思(第5章)
第5章 幸会岐王 吐露心事 回到长安后的王维,何尝不是如此?他的一颗心,似乎已经留在了崔府. 连日来,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夜深人静之时,耳畔响起的,总是那晚在崔府庭院听到的璎珞的琵琶声-- 这晚,他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84章)
第184章 赌不赢他 又是一年早春时节. 733年秋冬的那场饥荒,在寿王李瑁的开仓放粮.安定民心中,在张九龄.裴耀卿等人的运筹帷幄.有的放矢下,总算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经过一个漫长沉闷的寒冬后,长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