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寄|不识乡物为宝物—鸡爪莲

(0)

相关推荐

  • 拐枣是植物还是食物?它有什么奇特造型?历史记载上有哪些别称?

    有种野果,凭借着骨骼清奇的外表和清新脱俗的口感,让品尝过的人难以忘怀,而且它的名字听起来也很独特,叫拐枣. 关于拐枣,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曾写道:"称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 ...

  • 农村长得像“鸡爪”的野果熟了,霜打以后更甜,还能泡酒喝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农村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为农民在很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比如农村的山上就一年四季到有不同的野果子.野菜吃.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全民养生保健意识的加强,很多城里人兴起了吃野菜. ...

  • 用“鸡爪子”做酒

    周六徒步第一次识得拐枣树,并尝了一下拐枣,怎么也想不到长着这么怪异的东西还可以吃,而且味道还不错,酸酸甜甜的,属于我喜欢的那种味道.于是几个人在雨中疯玩了一把,摘了不少拐枣回家,在家里又是摘又是洗的忙 ...

  • 乡物 | 跟随老饕汪曾祺学烧肉

    写美食,最难是在平实中写出真味. 而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平淡无奇中分明是一个人经历了磨练后充满智慧的表达,他真心爱生活,是润物无声的那种爱,就像山涧溪水一般平静,但又充满律动.无论山珍海味,还是萝卜白菜 ...

  • 【赏石杂谈】赏石路上:识“石物”者为俊杰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而作为一个玩石之人,我却发现在赏石路上,识"石物 ...

  • 古凉夕《回乡偶寄》

    回乡偶寄 我像是一个孩子,在逃避不该逃避的,又像是一个成年人,承受你无法想象的. 归家的这几天,我所有的感官饱受记忆的侵蚀,犹如站在一望无垠的麦田里,麦浪一圈一圈的包围住自己,路边的小溪呵,以亘古不变 ...

  • 张国英:那些喂饱我童年“馋虫”的沙乡物什|散文

    刘德良:灵猴传说|故事 文/张国英 [作者简介]张国英, 中学教师,甘肃民勤人,爱好写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是在沙漠边长大的,小时候是得到过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过年时的那几颗"高粱 ...

  • 苏州,弱水三千一碗面丨乡物

    苏州人早晨出外吃面的习惯,由来已久. 苏州博物馆有一块光绪三十年<苏州面馆业各店捐输碑>,记载了当年苏州生意最好的几十家面馆: 观正兴.松鹤楼.正元馆.义昌福.陈恒錩.南义兴.北上元万和馆 ...

  • 户口“城转乡”将彻底放开?大城市赚钱、回乡生活或成现实

    农村的发展让农民们喜忧参半,喜在农村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吃喝住行都比较邋遢,农村的宜居度直接上升了一个层次:忧在新农村的发展有些不讲道理,没有根据地方风情进行改造,一些颇具地方色彩的建筑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

  • 【法库人物】慈恩寺乡杨占山

    杨占山 杨占山,1929年6月30日出生,法库县慈恩寺乡任家堡村人.1945年于四台子国民优级学校(高小)毕业后回家务农.1948年考入辽北省第六中学(后又改称法库中学)读书. 1949年9月20日, ...

  • 【法库人物】四家子蒙古族乡温希凡

    温希凡 温希凡,1929年10月4日出生,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人.1948年于法库中学高中毕业.1949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后改为吉林大学)行政系学习,二年肄业后留校工作.中共党员. 1952 ...

  • 微信识物功能在哪里

    微信识物功能在哪里,对于很多网友来说,有很多网上的东西都是没有见过的,但是又出于好奇想要知道东西是什么东西,所以就有很多网友想知道微信识物功能在哪里,那么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1.首先用户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