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中耳穴

艇中耳穴

艇中耳穴,耳穴名。别名脐周,脐中,后腹膜,前腹膜,腹水,醉点。位于耳甲艇中央,小肠穴与肾穴之间,即耳甲6、10区交界处。主治腹痛,腹胀,肝硬化引起腹水,急性腹膜炎胆道蛔虫症,脐周痛,肠功能紊乱症,腮腺炎,低热,听力减退等。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别名脐周,脐中,后腹膜,前腹膜等

功能行气止痛,驱蛔清热

隶属耳穴

诊断作用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参考穴

分布耳甲艇

特殊作用治疗脐周痛之要穴

操作埋针、压籽法、刺血法

主治腹痛,腹胀,胆道蛔虫症

更多

92%的人还看了

  • 中耳炎耳穴
  • 耳穴贴
  • 耳朵穴位
  • 耳的穴位图 耳穴详解

别名

脐周,脐中,后腹膜,前腹膜,腹水,醉点。

诊断作用

本穴是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参考穴。若该穴的色泽、形态出现异常,电测阳性或压痛明显者,可提示腹部有各种疾病。

功能作用

行气止痛,驱蛔清热。

定位

位于耳甲艇中央,小肠穴与肾穴之间,即耳甲6、10区交界处。

主治

腹痛,腹胀,肝硬化引起腹水,急性腹膜炎胆道蛔虫症,脐周痛,肠功能紊乱症,腮腺炎,低热,听力减退等。

操作

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埋针法:常规消毒,然后用2厘米长的环行针刺入,再用0.5厘米×0.5厘米的方形胶布固定在耳廓上,或用决明子放在方形胶布固定的耳廓上,并每日按3-5次,每次持续3-4分钟。

耳穴压疗法:治腹痛。将王不留行子放在0.8厘米见方的氧化锌胶布中间,然后用无齿镊将粘有王不留行子的胶布敷贴在所取的耳穴区,轻轻揉压,使耳贴粘牢,同时刺激穴位,使局部充血,3天换1次耳贴,10次为1个疗程。

耳穴注射疗法:治腹胀、胆道蛔虫症。3%-5%的红花注射液1毫升注入耳穴中。

耳穴电冲击疗法:治腮腺炎。选用山西平遥县仪器厂生产的JJ202型或JJ301型中国磁疗顺探头在相应耳穴探测变阻点,进行电冲击疗法。波型以疏密为主,痛甚调以单调波型。每日1次,每日1次,每次选4-5个穴位,每穴10分钟,20天为1疗程。

参考资料

  • [1]崔晓丽
  • [2]漆浩
  • [3]高忻洙
  • [4]刘士佩
  • [5]王守东

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