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转身回眸,再见川师大

转身回眸,再见川师大 
文// 鹰城子
(上)
题记:
在生命的旋转舞台上,我们不知为何曾欣喜相逢,却同样亦曾莫名渐成陌生。当4月25日的清晨被狂风骤雨统治,我从旅馆的床上起身打开朝向马路的玻璃窗,湿凉的雨滴被风裹挟着猛扑进来。然而,我此刻并无丝毫的犹豫,只在心里默默念着一句:“再见川师大,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4月23日下午6时许,当我站在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的门口举起银灰色的三星S-190数码相机时,挡在眼前的一辆三轮摩托车见状立刻驶离。这司机真是善解人意,对此我心存些许感激。最终我还是顺利拍下了“四川师范大学”这几个鎏金大字,窃喜好一阵。之前我在福建还未动身的时候,就早已在百度上查阅欣赏了数十张关于川师大的照片。如今终能不远千里前来拜访,一睹芳容。
突然想起去年10月21日对鱼儿许下的诺言:“终会有那么一天,我就在川师大在你的校园里面,站在你惊诧的目光里。”我不晓得她当时是否有当真,即便不当真也罢,因为最真最深的诺言与其说是许给对方,不如说是许给自己。
慢节奏,将黄昏里的川师大缓成更唯美更恒久的记忆。我的相机不时地发出清脆的拍摄声响,忠实地以我的审美观来记录这个陌生的地方。我醉心于旅行,珍视每一处能带给我别样感受的角落。
刚走进校门,就望到前方那座似乎用许多棱锥体堆砌而成的建筑,用芳玫的话讲就是:“你看到我们校园那个高高的尖尖的建筑了吗?”说实话,至今我还未悟出这座校园标志性建筑的真实寓意,如果像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门口那座DNA双螺旋分子链的雕塑那么容易理解就好了。很显然,后者代表知识,代表科技。
绕过去,在青绿的草木掩映下,我一眼就瞄到了几尊白色的名人雕像,有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孔夫子,亦有代表西方近代科学的居里夫人。
不知何时起,一个女孩子断断续续的呜咽声开始传入我的耳朵,原来是一个女学生坐在对面的花坛旁掩面哭泣。我本想当好人前去问候一声怎么回事,却终究没能鼓起勇气向前多走一步。陌生人的劝解与关怀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每个人都有欢笑都有悲情。一个人安静地宣泄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情绪,或许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哭泣吧,当你觉得唯有如此方能减轻苦痛的时候,我绝不以高尚者的姿态去打扰你的世界。
转身回眸,再见川师大
(中)
题记:
经过体育场的时候,我用数码相机拍下了男生们打篮球,女生们打乒乓球的情形,而我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足球迷,挺令许多朋友意外的。操场上依然有学生在沿着足球场周围的跑道跑步,还有几个班级的学生们聚在一侧看台上演练着大合唱——罗大佑《光阴的故事》。我也很喜欢这首颇令人怀旧的经典老歌,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正在流行一首同样来自罗大佑的《童年》,时光荏苒,岁月无情,怎觉得都恍如隔世了。
带着新奇的目光,我踏上这坡度为30度左右的外围台阶,饶有兴致地边往上走边念着第几个台阶,像极了一个涉世未深的懵懂少年。然而,我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晓得,少年一词早已不再是我人生词典里的自我标注。当台阶蓦然消失,抬起头来,我发现自己正处于一栋教学楼的二楼,而眼前正有几个学生一路谈笑着走过。
这栋教学楼的编号是什么,经常在里面上课或者自习的是哪个系哪个班的学生,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已无心去探寻究竟。
只是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听到附近某个房间里传来摇滚乐的声音,一阵一阵的貌似很疯狂很激情,鼓乐(架子鼓)的演奏者也想必极是投入的。这种情况我略有耳闻,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乐队,乐队成员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乐器演奏的,有专门负责歌曲演唱的,如果有条件的话还经常在周末举办小型的露天演出,开个演唱会什么的,过一把明星瘾。我不由地想起自己在洛阳上大学期间买的那把棕木色的古典吉他,哎,只可惜后来转送给一位很要好的福建当地朋友,估计再也难摸一下它了。
在春熙路闲逛的时候,我也有遇到过漂亮的的红色架子鼓,如果我能拥有一组全套的打击乐器那该多好啊,那样我就会请教一位乐师专门练习。
离开这栋教学楼,音乐的声响越来越小,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群手提着小包或者书本的男女学生,应该是要来上晚自习的吧。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机时间,快到晚上7:00了,天色却没有特别明显的暗下来,还是比较适合拍照。
去年4月,我在东莞黄江镇人民公园与张慧一起走在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上,两旁尽是满目的芳草萋萋。那时,我印象中的她们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成都,如今,我就站在她们就读的川师大东校区内,如同做梦一般不可思议。这一段几近冒险的旅途多半是源于我那好奇又贪玩的心,青春无悔,此时不狂何时狂?
此刻,我并不着急见到她们,我想独自领略一番川师大的别样校园风情再说。而她们,有的正在校外打工,有的根本就没有住在校舍,这些对我来说,毫无疑问是略有些遗憾的。
转身回眸,再见川师大
(下)
题记:
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你穿起干净的帆步鞋或旅游鞋,当你只挎着一个容量不大不小的背包,当你觉得安分守己如此之久有些愧对自己,当你趁自己的青春还没有消耗殆尽。不记得在哪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梦里出现的人,醒来就要去找TA,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大学里的文学教授推荐我们读一本书《生活在别处》,抱歉,关于作者和这本书的相关信息我记得有些模糊,本无资格评论什么。我只想说,对于陌生的世界和别样的体验,我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育场后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我迈着悠闲的步调像其他学生一样穿过广场中央,有两只可爱的小狗从我脚旁追逐着一晃而过,它们的主人正在10米开外的地方注视着它们,脸上挂着笑容。前方突然响起一阵音乐,原来是有人调试着音响,旁边正有两三个男生脚蹬黑色轮滑鞋在比拼轮滑技巧,他们故意设置了一些圆锥状的障碍物,然后挥洒自如地以“S”形轨迹一一绕过它们。
广场的另一端是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自助取款机,学生们都很自觉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在靠近取款机的地方也很守规矩地与前后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我以为,这一个细小的现象体现了学生们的文明和素质,必须为其点个赞!
在广场的边缘踏上了另一条校园小径,我乐意在草坪中不连续的小圆石板上跳跃着前行,只是为了图个最真最纯的乐趣。在黄江镇人民公园里游玩,我也总是刻意避开宽宽的水泥大道,而选择了弯弯曲曲的幽静小路,它们经常就是由很多不连续的小圆石板或小方石板组成,颇为有趣。在陌生的地方走过的时候,我偏爱一种100%心态放松的方式去认识未知的东西或者体验别样的感觉。
此刻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时针已指向晚上8点,白天热热闹闹的校园也在夜色里安静下来。我给两位在此读书求学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她们就读的川师大东区里闲逛着,希望可以见她们一面。几分钟后,我们终于在校园后门附近聚在一起,我一脸夸张地对她们说:“喏,咱们可是真正的网友见面呀,难道不是吗?”随后我就在她俩的陪同下重新将校园走了一遍,我也沉浸在这不可思议的初见时刻。
第二天晚上我再次造访川师大,她俩很热情地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以尽地主之谊。
作者简介:
鹰城子,本名陈文磊,河南平顶山人。80后,自由撰稿人,曾担任多加文学网站版主,评委等。
百 荷 书 房
baihezongying6789
(0)

相关推荐

  • 空间设计的力量——实现校园景观的多重可能性!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成长环境,其外部景观经过合理设计,不仅能提升校园美感及文化氛围,还能够给学生提供多重联结机会,满足他们学习与活动的各种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校园景观可以提供无处不在 ...

  • 张聪丹:驼人新城学校参观讲解词

    驼人新城学校参观讲解词 张聪丹(授权)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老师(来宾).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驼人新城学校,我是本站点的讲解员,同时也是驼人新城学校的一名教师,首先我代表驼人新城学校的全体师 ...

  • 时光塔和四方广场

    从北门进入河北师大新校园,远处正前方约400米处是四方广场上那座高高的镶嵌着时钟的塔.这塔,就是时光塔. 时光塔通高58米,是校园标志性建筑.时光塔为三段建筑结构,寓意是:过去.现在.未来.塔底周围由 ...

  • 随笔:心中永远的正宁二中

    心中永远的正宁二中 文/恰巧路过 正宁二中现在被更名为罗川九年制学校,可在我心目中,它永远是正宁二中. 对于古城罗川这片热土,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永久的记忆,这里有我曾经奋争求学的足迹,有我青春年少时追寻 ...

  • 【相聚1994】给时光以生命

    ▲▲ 感恩关注 高山之流水 小麦田田种 垂杨岸岸栽 [相聚1994]给时光以生命 [相聚1994] 给时光以生命 作者:岸岸 相聚 1994 记得那是一九九四年 我们一起来到了石板川 来到了初一三班 ...

  • 川师大基教集团暑假学习思考之听评课:甘清瑜的课确定位置(二)

    2020年8月21日,川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小学数学工作室开展了听评课活动.首先由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的甘清瑜老师在直播中分享了她本人上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次打确定位置第二课时的课堂视频,在分享式教 ...

  • [清明专号]李琼枝的随笔《不说再见》

    不说再见   父亲离开我们九年了,今天是清明节,按照家乡的风俗,我却不能回家亲自为老人家斟一杯酒,只能借着蒙蒙细雨寄托哀思,任凭思念的泪水再次肆意的滑落.   2012年正月初三,父亲母亲跟着弟弟去了 ...

  • 【山妹子心情随笔】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三月再见 四月你好三月再见,四月你好!新的一月又开始了,四月比三月多了一份温暖,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花间一壶酒,一杯送过往,一杯敬明天.四月是三月的续篇,清明将至,踏青扫墓,心生思念.一杯清酒,追忆 ...

  • “我提笔不为离愁,只为你转身回眸”#西楼别序

    “我提笔不为离愁,只为你转身回眸”#西楼别序

  • 3月16日,有些地方一辈子只去一次,有些人转身不再见

    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只去一次 有些人,我们分别就不会再见 有些心情,我们渐渐失去 有些记忆,我们一辈子难忘记 2010年3月16日  湖北  宜昌 早晨的宜昌街头随拍,城市被淡淡的雾笼罩着. 2011 ...

  • 【随笔】关于青木川及老县城的点滴印象(二)老县城点滴故事

    老县城点滴故事 大概是十年前,自己在单位领导的建议下,开始触网.在网上除了学习.看新闻之外,平时没事喜欢写一些豆腐块大小的文章,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和读书感受.先是在腾讯开通空间,后来在网易开博 ...

  • 【随笔】关于青木川及老县城的点滴印象

    青木川自己是没有去过.但是听过,也在很多的媒介上看到过,知道那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对久居钢筋水泥混合体的城市人来说是一处独特的风景.知道归知道,但是一直没有详细的了解过,因为自己那时没有实力去那个地 ...

  • 静待花开—川师大学子谈专业心得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概述及规划 我就读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个专业所代表的含义.甚至在读了几年之后,仍旧有些迷茫,感慨前路未定,前途未明. 在此,我只对我这四年来的一些专业感悟和未来职业 ...

  • 【热点原创】从“川师大血案”谈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问题

    导读 3月27日深夜,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大一学生芦某被室友滕某残忍杀害,该案经媒体报道后曾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滕某的母亲曾向媒体表示,滕某在中学时曾两次割腕自杀,第二次险些未能抢救成功,在医院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