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腹诊大全】

(0)

相关推荐

  • 赤丸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津液由脾胃所化.肝气所疏.肺气所调.心气所布.肾气所泌,以及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以完成津液的输布.游溢.津液只可运行,不可留滞,运行则滋润全身,留滞则可变生为痰.痰之为邪,既是病理产物又 ...

  • 感冒咽喉红、舌红

    咽喉红.舌红的,我就小柴胡汤加上栀子厚朴汤.柴胡10-20g.黄芩5-15g.姜制半夏5-15g.党参10g.生甘草5-15g.生姜15g或干姜5g.红枣20g.[栀子厚朴汤]栀子十四个15g(擘)  ...

  • 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二十四):肺结核与治疗详解(2)

    龙野一雄简介:1905-1976,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说><汉方入门讲座><汉方处方集><新撰类聚方><日本医 ...

  • 经方方证大全

    ​作者/李书涛 1.桂枝汤:⑴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弱)者:⑵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⑶病下利而脉浮弱者:⑷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临证中恶风,自汗出是其重点眼目.) 3.桂枝加葛根汤:发 ...

  • 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

    中医书友会第141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望闻问切中医四诊,腹诊也属切诊之一,然而望诊和脉诊有些缥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抓不准,而腹诊确相对简单可操作强,日本汉方医生尤其重视,以下 ...

  • 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 -《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

    基于腹诊的治则治法 胸 胸满--桔梗汤.桔梗白散.桂枝去芍药汤.厚朴大黄汤.吴茱萸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承气汤.猪肤汤.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千金).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半夏厚朴场 胸满胀--葶 ...

  • 腹诊大全

    腹诊大全 腹诊主要了解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 ①诊腹部皮肤凉热.触摸腹部皮肤凉热,可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按之不温或冷,为寒证,喜暖手按抚,为虚寒证:按之热甚而灼手,为热证,喜冷物按放, ...

  • 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

    I导读:望闻问切中医四诊,腹诊也属切诊之一,然而望诊和脉诊有些缥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抓不准,而腹诊确相对简单可操作强,日本汉方医生尤其重视,以下是伤寒论腹诊规律总结,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临床时提供 ...

  • 《伤寒论》腹诊大全,让你诊断用方更精准

    腹诊属于中医切诊内容之一.伤寒条文里的"痞"."满"."结胸"."支结"等,如果没有亲自触摸,光看也是一头雾水. 为了让 ...

  •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腹诊推拿疗法

    (内科病症.外科病症.骨伤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五官科病症) 腹诊推拿疗法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腹诊法为主要辨证手段,运用不同的推拿手法,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的一种推拿疗法. ...

  •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腹诊!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者,乃是使用经络辨证,而归咎于冲脉为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时方妙用& ...

  • 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 | 一针一药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然而,自宋代以来,中医腹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几近于失传的状态,虽近几十年有崛起之势,然而与 ...

  • 腹诊注意这8点,是诊病的关键!

    一.重视腹诊 李老在诊断危重疾病和与腹部有关的疾病时非常重视腹诊.他说:"腹诊是确定虚实.寒热.表里和病位的关键." 他认为,一般来讲,有压痛者,属实,喜按者,属虚. 痞满而无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