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杂论图书的“美女”营销风

/杜辉

“美女”营销这一现象或称营销手法,随着近年来社会的浮躁与拜金,其风气愈演愈烈。从车展到电子游戏展览的模特,从大到房子小到日用品的形象代言人,无不用美女作为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出版虽说是文化行业,虽说还有那么一点文化情结,但是这股“美女”营销风也已侵袭而来。

先说“美女”这一称谓。现在对于年轻女性的称呼几乎都用美女二子,看似是一种恭维与尊重,实则是大大的不敬。美女这个称谓的前提,是在世人眼里女性只能被人以外貌取舍,而不是以她的性情、气质、人品、智慧而看待高下。当“美女”这个称谓泛滥的时候,其实是女性尊严的一种丧失。因为这个称谓的背后,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自降为男性世界的附属品和玩物。是对女性不以一个全面的人性去评判,而只以虚浮的外表为基准,但外貌之美只能是短暂数载,而人性之美才能伴随一生。

再说出版中的“美女”营销。现在的所有的出版者都明白了营销(宣传)的重要性,而如何吸引眼球,关注自己所发送的信息也就成为大家的一个博弈点。这个时候所谓的“美女”营销,就自然而然的粉墨登场了。书展的时候弄几个穿着简单、凉爽服装的模特在展台边、会场中、人群里穿梭游荡;在微博上、在封面中、在海报里让几个搔首弄姿的“美女”摆拍一下图书,映衬一下背景。许多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吸引眼球,就可以让读者对图书有所关注。这样也许可以吸引来一些关注,但这些关注并不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有什么提高,并不会对图书的销售起到什么大的促进。其实读者只是看看而已,真的就是看看,仅此而已。

之所以看,更多还都是好奇心驱使,试问所谓的营销“美女”,有几个能比影视明星,能比模特佳丽?所以只是看看,看完之后也许还要嘲笑调侃一番,但其所推介的书还会有几个人记得?大家可以试想,所谓的“美女”如果难看了,你吸引不了眼球,还招人指指点点。如你真的美若天仙,大家确实都看了,但是看了你,而没人去看你的书了。尤其是现在很多女作者喜欢自称为“美女作家”,女编辑喜欢称为“美女编辑”。在各种场合,不展示自己的才情(当然也许根本就没什么才情,所以只能秀秀脸蛋),反倒只展示自己的外表。但你既然是写书的、编书的,又不是出卖色相的,何必自贬身价,把自己当成他人的玩物,让大家评头论足甚至是调侃糟蹋。真正看色相的人是不会多看所谓的美女作者、编辑的。他们会去看XX片,会去XX场所。那既然大家看你,就是想看到你的智慧、才情,想看到你的文字。你外表秀得再多和书能有多少关系。大家可以查查各种数据及各类排行榜,有因为人漂亮但书烂,最后图书上榜,并能红了的女作者嘛?

读者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看知识、看思想、看故事、看文字。除了明星写真及自传可以用明星自己的外形博得一些销量和关注外,其他的图书以色营销可谓是驴唇不对马嘴。你去情色场所,让他们去买书看书,能有多大成功率?同理,你以色为诱饵,想诱使读者买书,那能有什么效果。所以出版的营销还是要以图书的内涵为基础,不要轻言美色,自贬身价,轻薄无知。

作者注:

本文发表在2014年5月22日新华书目报.科技新书目总1085期A03版。当时是看了太多的所谓美女营销,让人反胃,所以写了此文,讽刺挤兑一下。现在这一现象倒是不多见了,不过真的不是大家学乖了,想明白了,而是这招真没用...。踏实做内容,做思想,少弄巧少投机才是做出版的根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