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4)耶路撒冷的俄罗斯上帝
相关推荐
-
【油画】趣罗斯:俄罗斯为何信仰东正教?
在东正教传入之前,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人信仰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为了团结各个部落统一基辅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决定要采用一神教.选择什么宗教呢?986年,大公进行了一次"信仰测试&q ...
-
既生瑜、何生亮?谈土耳其和俄罗斯的百年恩仇录
在历史上不乏一些势如水火的国家,比如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就是这样的.两国同在江浙地区,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也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 ...
-
沙俄究竟为什么一直对君士坦丁堡情有独钟并为之征战了几百年?
沙皇俄国的"君士坦丁堡"情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公元980年,弗拉基米尔继位,他在位35年使基辅罗斯成为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国力鼎盛的东欧强 ...
-
为什么俄国要卖阿拉斯加?
为什么俄国要卖阿拉斯加? 大家好,我是一个普通人忆梦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俄国要卖阿拉斯加 它隶属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州,西半球最大的半岛,拥有北美最高峰,拥有两个爱斯基摩人社区,拥有地球最北端的河 ...
-
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和彼得格勒,俄罗斯第二城为何数次更名?
圣彼得堡更名 作者|霈霖 责编|Thomas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人口500多万,仅次于首都莫斯科.但圣彼得堡原本并不在俄国的范围里. 1703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打败北方强国瑞典,为俄国夺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7&8)作家
这几节我感觉有点乱,几乎每节的标题都与内容不符,不是翻译的事,翻译是非常(甚至过分)忠实于原著的. 第七节 作家:梅尔维尔.福楼拜和萨克雷 第八节 作家:大卫.多尔,周游中的美国奴隶 这两节所提及的作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5&6)克里米亚战争
第五节 果戈里:耶路撒冷综合征 果戈里,中学时就学过他的文章节选,不过早就忘了,但这个名字对国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鲁迅也算是他的粉丝.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朝圣大军中就有这位俄国著名的大作家.果戈里从耶路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3)沃德.克雷森
第三节美国领事沃德.克雷森:美国的神圣异邦人 沃德.克雷森(Warder Cresson,1798-1860),一位生于费城的美国人,基督新教徒.本来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很好,有农场,年轻的妻子和六个孩子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2)詹姆斯.芬恩:福音派领事
第二节 詹姆斯.芬恩:福音派领事 先解释一下本节的重要词汇"血祭诽谤(Blood Libel)".这是约在中世纪时期开始,欧洲的基督徒专门针对犹太人的一项指控(诬陷).当时欧洲盛传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1)帕麦斯顿
第37章 福音派传教士(1840-1855) 第一节 帕麦斯顿和沙夫茨伯里:帝国主义者和福音传教士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英国进入维多利亚时代.本节开始提到的人物帕麦斯顿勋爵,此时还是外交秘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