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直说】麻烦的出院手续/牛眼

多年没住过院,不知道住院的麻烦。近来身体间或有些故障,住了两三次院。
前两次住院出院手续都是家人办的,不知道有啥麻烦,今次亲力亲为,才知道在天津办理出院手续不是一丁半点的麻烦。
住院需要提供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包括陪床的亲属。这个麻烦麻烦的应该。为了疫情防控,大家都理解,再繁琐、再严格,大家即使觉得麻烦,也无怨言。
但是,出院的麻烦,似乎难以理解,不知道为啥设置“辣么”多沟沟坎坎,让患者费“辣么”多周折,感觉“辣么”的麻烦。
先说住院结算。门诊看病,挂号能够即时结算;大夫开了检查单子,先交钱后检查,即时结算没商量,信息流程没有丝毫延迟,从来不存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平等商业规则;大夫开药,患者往往不知道大夫开了什么,只有即时交费打印出药单才知分晓,即使有些药吃不吃无所谓吃了未必管用,也只能先被动交费再说。甚至有的医院网络做得非常智慧,这厢开药,那厢交完费,药房就同步接到了信息,传送带提前就把药传送到了窗口,非常快捷。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门诊能够即时结算,患者出院为什么就不能即时结算呢?让患者几天几天之后再单独跑一趟医院,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什么道理,百思不得其解。
市区的再跑一趟尚且麻烦,老五县的,蓟州大山里的百姓,又何止是一个麻烦了得。外地的患者呢,也这样跑么?
难道,住院部和住院结算窗口没有联网?恐怕可能性不大。信息延迟?恐怕也没可能。患者自己每天都能在住院部走廊的机器上自助打印住院费用清单,怎么到了结算窗口就得必须等出院以后好几天才能结算呢?而且,这个好几天,可不是自然天,而是指的工作日,节假日、双休日可是不计算在内的。
难道,住院费用数据需要整理修改或者审核?
希望天津这甲那乙的医院给解释解释,我们也长长见识,明白明白。
说到这里,有个料不得不爆一爆。我第二次住院出院。某三甲医院也是规定出院几天几天之后再去医院结算,住院部再三叮嘱,但是因为医院财务部门有个朋友打了招呼,我们从住院部下到一楼大厅,立马就在结算窗口结了账,朋友的一句话帮我免去了炎炎夏日再跑一趟医院的麻烦。此事说明,出院即时结算根本不存在什么障碍,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再说复印住院病历,更加麻烦。出院几天几天之后专程办理完住院结算,按说已经出院好几天了,病例也应该整理完了,患者顺便复印带走病例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也是不行。还得需要更多的几天几天以后再跑一趟医院,专门预约。既然是预约,估计是先给你登记,然后几天几天之后,让你再跑一趟。也就是说,办齐出院手续,需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麻麻烦烦好几次。我的天啊,难道这是要把人麻烦死的节奏么?
一个病例,患者已经结束治疗,出院不能同时复印带走病例本不应该,再让患者一趟又一趟地跑,给患者凭空增添这么多麻烦,到底存在多大的克服不了的困难呢?病例不在当天写完当天归集,难道在患者出院以后归集补写?那么,这样的效率、这样的病例还靠谱么?
再说,疫情期间,医院本是危险聚集之地,能不去尽量不去。医院为什么仍然让患者一趟又一趟地往医院跑呢?
十八大以来,中央三令五申以人民为中心。近几年,天津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所有的行政审批都已经实行了一站式服务,要求政府机关把麻烦留给自己,少麻烦百姓,老百姓只跑一趟一个窗口就能办完申请的审批事项,甚至一时提供不了的申请要件,只要提交书面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补齐,就不影响审批。曾经饱受诟病的“衙门口”都如此改革了,医院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在办理出院手续上给老百姓增添这么多麻烦呢?
请天津的这甲那乙的医院回答,请天津的医院行政主管部门回答。期望在这个问题上,像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常说的边整边改、立行立改那样,能够立竿见影。
作者简介:师范毕业没有教书,携笔从戎没有打仗,解甲还乡没有归田。一言以蔽之,没干正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