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直说】麻烦的出院手续/牛眼

多年没住过院,不知道住院的麻烦。近来身体间或有些故障,住了两三次院。
前两次住院出院手续都是家人办的,不知道有啥麻烦,今次亲力亲为,才知道在天津办理出院手续不是一丁半点的麻烦。
住院需要提供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包括陪床的亲属。这个麻烦麻烦的应该。为了疫情防控,大家都理解,再繁琐、再严格,大家即使觉得麻烦,也无怨言。
但是,出院的麻烦,似乎难以理解,不知道为啥设置“辣么”多沟沟坎坎,让患者费“辣么”多周折,感觉“辣么”的麻烦。
先说住院结算。门诊看病,挂号能够即时结算;大夫开了检查单子,先交钱后检查,即时结算没商量,信息流程没有丝毫延迟,从来不存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平等商业规则;大夫开药,患者往往不知道大夫开了什么,只有即时交费打印出药单才知分晓,即使有些药吃不吃无所谓吃了未必管用,也只能先被动交费再说。甚至有的医院网络做得非常智慧,这厢开药,那厢交完费,药房就同步接到了信息,传送带提前就把药传送到了窗口,非常快捷。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门诊能够即时结算,患者出院为什么就不能即时结算呢?让患者几天几天之后再单独跑一趟医院,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什么道理,百思不得其解。
市区的再跑一趟尚且麻烦,老五县的,蓟州大山里的百姓,又何止是一个麻烦了得。外地的患者呢,也这样跑么?
难道,住院部和住院结算窗口没有联网?恐怕可能性不大。信息延迟?恐怕也没可能。患者自己每天都能在住院部走廊的机器上自助打印住院费用清单,怎么到了结算窗口就得必须等出院以后好几天才能结算呢?而且,这个好几天,可不是自然天,而是指的工作日,节假日、双休日可是不计算在内的。
难道,住院费用数据需要整理修改或者审核?
希望天津这甲那乙的医院给解释解释,我们也长长见识,明白明白。
说到这里,有个料不得不爆一爆。我第二次住院出院。某三甲医院也是规定出院几天几天之后再去医院结算,住院部再三叮嘱,但是因为医院财务部门有个朋友打了招呼,我们从住院部下到一楼大厅,立马就在结算窗口结了账,朋友的一句话帮我免去了炎炎夏日再跑一趟医院的麻烦。此事说明,出院即时结算根本不存在什么障碍,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再说复印住院病历,更加麻烦。出院几天几天之后专程办理完住院结算,按说已经出院好几天了,病例也应该整理完了,患者顺便复印带走病例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也是不行。还得需要更多的几天几天以后再跑一趟医院,专门预约。既然是预约,估计是先给你登记,然后几天几天之后,让你再跑一趟。也就是说,办齐出院手续,需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麻麻烦烦好几次。我的天啊,难道这是要把人麻烦死的节奏么?
一个病例,患者已经结束治疗,出院不能同时复印带走病例本不应该,再让患者一趟又一趟地跑,给患者凭空增添这么多麻烦,到底存在多大的克服不了的困难呢?病例不在当天写完当天归集,难道在患者出院以后归集补写?那么,这样的效率、这样的病例还靠谱么?
再说,疫情期间,医院本是危险聚集之地,能不去尽量不去。医院为什么仍然让患者一趟又一趟地往医院跑呢?
十八大以来,中央三令五申以人民为中心。近几年,天津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所有的行政审批都已经实行了一站式服务,要求政府机关把麻烦留给自己,少麻烦百姓,老百姓只跑一趟一个窗口就能办完申请的审批事项,甚至一时提供不了的申请要件,只要提交书面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补齐,就不影响审批。曾经饱受诟病的“衙门口”都如此改革了,医院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在办理出院手续上给老百姓增添这么多麻烦呢?
请天津的这甲那乙的医院回答,请天津的医院行政主管部门回答。期望在这个问题上,像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常说的边整边改、立行立改那样,能够立竿见影。
作者简介:师范毕业没有教书,携笔从戎没有打仗,解甲还乡没有归田。一言以蔽之,没干正事。
(0)

相关推荐

  • 收藏9个土法子,不用去医院麻烦大夫1、牙...

    收藏9个土法子,不用去医院麻烦大夫 1.牙龈肿痛--绿豆+甘草 2.口腔溃疡--白木耳+黑木耳+山楂 3.湿疹--苦参+地肤子+花椒+蛇床子 4.痔疮--阿胶+糯米+红糖 5.止咳化痰--桑叶+杏仁+ ...

  • 病人出院护士办理结账,合理吗?

    病人对便民措施的赞扬固然重要,但改革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作为护理人员更加关切的.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某医院改革创新,由护士在病房为出院病人办理结算手续,新闻中表示这是该院开展的一项便民 ...

  • “你父亲已经失去转院的机会了。”丨DAY 1

    "你父亲已经失去转院的机会了."丨DAY 1 原创 小赵 惊人院 前天 收录于话题 #家庭 8 #医患矛盾 1 #重症监护病房 2 #真实故事 2 #小赵 9 系列往期回顾(点击蓝 ...

  • 做人,我喜欢有话直说

    人活着,总有很多委屈,也有很多失落,多少在意,冷了自己的心,多少估值,放下唯一的情怀,懂得和失去,最后的画笔,只是随遇而安. 一个人,总有苦的时候,一句话,总有苍老的时候,很多时候,来不及说,来不及散 ...

  • 职话直说|公司上司特别针对我、想开掉我怎么办

    被上司特别针对,想要开除,无非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是你不行,耽误了上司的事情: 第二种情况是上司不行,同样可能耽误上司的事情,因为你有可能把他取代了. 再总结为一点就是:人家的利益受到了挑战. 但 ...

  • 职话直说|文员是不是边缘不受重视的工作

    大专学历90后,从前台成长为办公室主任,证明有边缘的岗位,没有边缘的人. 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官.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以105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1年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第10位.但是,她在阿里 ...

  • 有话直说,尊重傲气,其实技术大哥们挺好相处

    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合作. 在你自己的部门,也许你有很强大的主动性和掌控,但是其他部门,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就拿技术部门来说,怎么打交道呢? 很多人碰到技术部门的人就头疼.因为大部分 ...

  • 最舒服的夫妻关系:有话直说

    「黄老师谈婚姻」 几天前,闺蜜发来消息说,自己又跟丈夫冷战了. 新婚不到一年,两人频频冷战,让她对婚姻失去了信心.细问原因,原来闺蜜每次吵架的时候,都会把想法憋在心里,想要对方来猜. 明明在生气,可对 ...

  • 职话直说|带人成事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批评与表扬

    带下属和教导孩子,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最近在看<正面管教>,让我对批评与表扬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批评对于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方法,总觉得赞扬会是一个不错的 ...

  • 中国人的交流模式,为什么就不能有话直说?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著名辩手黄执中说过: "我们中国人说话都只讲三分,剩下七分用猜的. 猜来猜去,都在用真心猜真心,错过好多心. 这又是何苦呢?" 今天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朋友发了一 ...

  • 人与人交往最舒服的关系:有话直说

    文 | 有书姜榆木 · 主播 | 安东尼 前两天,#有话直说有多重要#一举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无数网友心生共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细数曾因说话拐弯抹角而遭的罪: "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偏 ...

  • 喜欢有话直说的“老实人”,明白这3点,不再被同事嫌弃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没有任何的心机,心里有话都会直接的说出来,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人最容易得罪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讲的话对别人带来的伤害.然而喜欢有话直说的"老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