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肾黄金,还健脾润肺!
它是肾黄金,还健脾润肺!90岁国医每天用,气血双补、提高免疫力!
气是人体的生命之本,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容易气不足,出现乏力、头晕、多汗等气虚症状。





配方:黄芪10-15克、西洋参10克、黄精3-5克、枸杞子6-10克
方解:黄芪补气,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西洋参也是补气的,有阴虚火旺的人、口苦口干的人吃点西洋参;枸杞子甘温,添精补髓、明目祛风;黄精补血。

方法:滚水泡制,盖上杯盖10分钟,可喝一天。其中黄精、西洋参、枸杞子可以吃掉。
禁忌人群:腹泻、感冒、脾虚的人不适用。

黄精补性滋腻,痰湿较盛、口黏、舌苔厚腻以及脾胃虚寒、大便泄泻的人群不宜选用。黄精被誉为仙人余粮五脏里能补三脏,补气又滋阴还能平补气血不上火阴虚体质的朋友可以常用一些但要注意用量哦
长得像姜的“仙人余粮”,常吃气阴双补、健脾补肾还润肺
黄精又叫老虎姜、黄芝、仙人余粮等。在这些别名当中,“仙人余粮”的名称最能直白地展现古人对于黄精功效的想象。
黄精味甘性温,气阴同养,上中下三焦都能调理。上能润肺,中能健脾、下能填精。是养阴药物里少有的补气药,也是十大抗衰老药之一,广西长寿乡104岁的潘奶奶也用它作为养生宝。


按产地不同,有滇黄精、大黄精、鸡头黄精之分,但我们平常讲的黄精都是鸡头黄精,它的功效最佳。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这样记载它:叶似竹较短,叶对生不分枝。

黄精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皂苷、15种微量元素,可以调节免疫力、解压、抗疲劳、抗氧化,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
1养肺阴
改善肺气不足引起的干咳、久咳无痰、痰中带血。
2滋肾阴
或是肾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内热消渴引起的口干舌燥等都有好的效果。
3调节脾胃
对脾胃功能不好引起的口干、不思饮食有很好的疗效。
4补气血
《本草纲目》中突出强调“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常食黄精延年益寿,滋补阴液之不足,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消渴症,还能补气血之虚损,滋阴润燥以清热。

黄精有益气养阴、补气生津,还有健脾、补肾的作用。适合于气阴两虚证。
气阴两虚证表现:内热消渴、精血不足、肺虚燥咳、口干食少、体倦乏力、脾胃虚弱
如果您符合以上症状的一项或几项,就可以考虑用黄精来调理。
01黄精酒
食用生黄精容易辣嗓子,通过炮制以后,去除了黄精的副作用。用酒泡制黄精,可加强滋补功效。

黄精酒
黄精酒是当年清朝的贡品,采用野生的黄精,优质的米酒,优质的红枣,精选提炼制成,有很好的益寿延年功效。
有容易疲乏,容易出汗,出汗后口干,手脚心热这种情况的人很适合用黄精调补。

02黄精猪脊汤
大家对黄精的了解可能不如枸杞、菊花那么有名,中医讲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它管了三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再加上肺主一身之气,是十大抗衰老中药之一。

黄精猪脊汤
【食材】黄精50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将猪脊骨洗净、斩件;黄精用清水洗净,与猪脊骨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03国医大师养生方:气血双补
国医大师李老之前身体不好,就给自己开了一个气血双补的方子,天天喝。这个方子很简单,只有四味药,调理气血,寒温并用,有助于调理“三高”,适合大多数中老年人、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饮用。
气血双补
【四味药】黄芪10-15克、西洋参10克、黄精3-5克、枸杞子6-10克。
【功效】补气、补血、调和营卫、通经活络。
【方法】滚水泡制,盖上杯盖10分钟,可喝一天。其中黄精、西洋参、枸杞子可以吃掉。
【注意】脾虚的人,有感冒、腹泻、外感症状的人不能喝。


黄精功效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在食用前还是要多注意这两点。
1禁忌人群
黄精补性滋腻,平时痰湿较盛、口黏、舌苔厚腻以及脾胃虚寒、大便泄泻的人群不宜选用。
2用量
不宜过量服用。黄精一天的食用量不宜超过30克,使用后,一旦出现胸满气闷,即应停服。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益肾
认识一味中药——黄精
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

【来源】为百合莲科植物,黄精、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等地。通常在春秋两季采挖,蒸后晒干。
【异名】黄鸡菜、鸡头参、山姜。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肾,补气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少痰、肺肾阴虚、体倦乏力、须发早白、胃阴不足、劳嗽久咳、脾胃气虚、食欲不振、乏力、精亏、内热消渴等。
【注意事项】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忌服。腹部胀满、体质虚寒腹泻者忌服。食黄精忌酸、冷食物,忌梅实。
食膳与实际应用

食疗药膳
黄精、党参各 15 克,山药 30 克,子母鸡 1 只(1kg 克左右),生姜、葱、川椒、食盐、味精适量
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剁成 3 厘米见方的块
放入沸水锅内烫 3 分钟捞出,洗净血,装入汽锅内,加入姜、葱等调料
再将洗净切好的药物放入,上笼蒸 3 小时即可
临床表现
头痛,痛势绵绵,时发时止,遇劳加剧,神疲体倦,口淡乏味,面色 白,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而弱。
著名中医养生集锦
一、 樊正伦:
在自我保养方面喝三七茶。他建议“如果血脂已经高了,血压血糖也高了,我建议大家吃一点云南的三七粉。在所有的活血药中,只有三七粉活血而不破气,它是一个从阴引阳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精化成气”。他称,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5克三七粉,晚上5克三七粉,像冲便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
安徽省芜湖市80岁的老中医, 全国名老中医和国医大师。
在自我保养方面喝了二、三十年药茶。这杯茶主要是气血双补,调理气血,调理经络,通经活络。中医讲气血调和,就百病不生,人的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关键在个和,所以这杯茶下去,不单是头昏方面好了,身体方面,皮肤方面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好处的。
药茶里一共有四味药:西洋参、枸杞、黄芪、黄精。
西洋参的功用同党参、人参是基本相似的,但是西洋参的性偏凉一点;
枸杞子偏温一点,枸杞是滋补肝肾的,肝藏血,肾纳气,寒温并用;
黄芪为补药之长,主要是补气,中医讲气与血有个辨证关系,气为血之帅,血又是气之母;
黄精主要是既补气,又补血,黄精要九蒸九晒,黄精在滋补方面,补肝肾的作用比较好。
黄芪补气,黄精补血,两味药就起到了气血双补的作用。同时,因为黄芪比较热,吃多了容易上火,而这个西洋参又比较凉,所以二者共同起作用起到了一个中和的作用。人的气血亏虚大多和这两个脏器有关系,所以需要滋补。四味中药,量少而专,兼顾气血。
每次泡茶用量:黄芪十到十五克左右。
西洋参三到五克,西洋参要少一点。
枸杞子六到十克左右,多一点少一点没有问题。
黄精十克左右。
药搞下去以后,用开水,水要开,冲下去,冲下去以后,用盖子把它盖起来,把它闷一下,闭五分钟到十分钟就可以喝了。一天喝到晚,水没有了就加一点,基本上一天一杯,到最后基本上就把黄精、枸杞子、西洋参,全部都把它吃下去。
正患感冒的人是不能够喝,另外就是经常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的病人最好也要少喝。
北京著名的孔伯华医馆的首席坐馆专家,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这中国传统养生学三大最主要流派精髓于一炉的中医专家。著有《活到天年—秘传全中国的养生祛病大法》书里的一种养生酒,名为参杞鹿龟酒。
用料:人参15克 枸杞30克 龟板胶16克 鹿角胶24克 黄酒2升
做法:先用1升黄酒泡人参和枸杞,3-4天后捞出人参切成薄片,再放入,使之充分吸收。浸泡20天后,将酒倒出备用,再在药渣中倒入第2升黄酒,浸泡10天,滤去药渣,将两次浸泡出来的黄酒放在一起,加入捣碎的龟板胶和鹿角胶,待到龟板胶和鹿角胶完全溶化(在过程中可搅动)在酒里了就行了。每天早上喝一杯,对中老年人好。
江苏南通的名中医,国医大师,93岁还在坚持工作,他的精力旺盛非同一般,但他自己透露,他的好精力来自一碗坚持吃了60年的独特药粥,另外坚持身体锻炼(走步、干家务)。
所用材料(五天吃的量一起炖的):
1、绿豆(入心经,清热解毒益肝)50克
2、薏仁(健脾、补肺,清热化痰、入肾经)50克
3、莲子(清心养心、入肾经)50克
4、扁豆(健脾、乌发)50克
5、大枣(健脾、补血)30克
6、枸杞(入肝经、肾经)10克
7、黄芪(补气)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先浸20分钟,用砂锅煎15分钟后将水滗出,加一碗水再煎后滗出水,两遍煎后毕出的水,用做煮粥之水)
做法:先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40分钟,加入洗干净的枸杞一起再煮10分钟。
用法: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食用功效:该方补益五脏,甚能缓解疲劳。据报道朱老一生看病劳累,用脑多,全靠此方缓解疲劳。
带点苦味的莲子正好能够清心养心,绿豆也是入心经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枸杞是入肝经的,是补肝的佳品。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可以用来健脾的。而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也是很好的。而莲子、薏仁、枸杞都入肾经,对肾有补益的作用。黄芪是大补元气的这么一个药,它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补气。合在一起却能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首席专家、教授, 70岁。
吃枣坚持了好几十年。当年,吃枣健脾解决了陈淑长的腹泻和水肿的问题,50年过去后,她还有了意外的收获。体重没有明显增加,身材特别好,特像四五十岁人的身材,到这个年龄还不到110斤,1米64的个,这是健脾以后的功劳。吃枣一般是6个左右。自己掌握,根据每人的情况自己掌握。人很瘦小的时候,也可能吃3个几个就够了,人很高大的时候,也可能多吃一点也未尝不可。要在晚饭前吃枣,这是因为晚饭前吃枣,一是先健健脾胃,帮助晚饭的吸收和代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饭前吃枣,能够减少饥饿感,晚饭的量自然就能够得到控制,能够帮助控制体重。枣的吃法其实非常多,可以像陈教授那样做蜜枣吃,也可以泡水喝,炖汤喝,煮粥喝,但是有一点在这里,需要提醒您注意的,那就是如果要是糖尿病患者、尿毒症患者以及肾功能失调的患者就不宜多吃了。
另外陈淑长教授皮肤和我们通常想到的“古稀”老人的形象确实差距很大,更显年轻漂亮。
方法是:早餐是糠片、牛奶、葡萄干,还有奶酪加面包片。早上喝完奶,最后剩一口奶,然后就和点三七,1克到3克都可以,然后喝下去。常服自然气血充足而通畅,是有益美容的。另外现代研究也发现,三七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的功能。陈教授建议,30岁以上有色斑的人,每次用1到3克的三七粉,
陈教授还每天晚饭后必须要慢走50分钟到1个小时,再配合穴位的按摩,陈教授把她的这个穴位按摩也当作吃补药。一个是涌泉穴,一是三阴交,再有就是足三里,一切设计都是围绕气血,这样保持气血是流通正常的,血是充盈的,就应该更健康更漂亮。
治疗中老年腰腿痛、骨质疏松的药酒
所用材料:1.杜仲50g,2.灵芝片50g,3.大枣36枚,4.冰糖375g,5.干红葡萄酒或自制葡萄酒15斤(第一次泡先用5斤)。
做法:将杜仲、灵芝片、大枣、冰糖,用(由于瓶子体积原因)5斤干红葡萄酒浸泡,一周后可以饮用。每天2-3次,饭后饮,一次40克,5斤完后再续酒。长时间饮用。同时要戒烟,并禁饮其他白酒。
杜仲补肝肾,坚筋骨,杜仲胶有补偿激素的作用。
灵芝有补虚祛痛的功效。
以上均来自中央电视台的健康讲座和中华医药节目,经过整理。
90岁的她,一头乌发惹人注目,基本上没有白的,黑头发里找白头发。
53年不曾改变的习惯,滋养她身强体健,黑发披肩,健康故事:黑发奶奶的养生经。
材料:1、阿胶 2、黄酒
制作:1、将阿胶60克(二块)放入容器内,倒入黄酒;
2、黄酒刚刚没过阿胶为好,泡一晚上约12小时,阿胶基本融化;
3、第二天再将此容器放到锅里蒸,大火蒸30--40分钟,阿胶完全融化到黄酒里;
4、将蒸成了糊糊状的阿胶放入冰箱保存;
食量:1、每次舀出一汤勺阿胶糊糊放到小碗里,再加水进行稀释后喝;
2、每天喝两次,在早饭和午饭后喝;
3、服量每天控制在5-10克。
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方子,若有气血虚弱症状的朋友,也不妨一起来试试,算了一下,除阿胶以外,四种药一副3.5元,阿胶9元一块,每块可以吃三次,再加上鸡蛋,平均也就7元一次,不到10元的养颜补血方,真是很便宜哦!
准备材料: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鸡蛋一个,阿胶1/3块
制作过程:
1、准备好原材料。
2、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一起,用纱布包起来,(我用的是一次性的无纺布调料包),和生的带壳鸡蛋一起,加两碗水,入小砂锅用中火煎10分钟。
3、鸡蛋捞出剥壳,再放回锅中,加上阿胶,再中火煎10分钟左右;4、看阿胶基本融化,汤汁煎浓,即可关火,丢掉药包,吃鸡蛋,喝掉药汤。
操作提示:
1、除了鸡蛋外,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在中药店买到,可以一次多买几副,请药师帮忙分成小包,阿胶也可以请他帮忙砸碎,一块分成三份包好,分次煎服;2、每天吃一次,坚持一个半月,有显著效果,不过非常时期要停用哦,孕妇不能食用。会有一点中药味,但不苦,也不算难喝哦。3、喝过这个之后,不要马上喝绿茶,绿茶性凉会减弱药的效果。 4、有兴趣又和我一样没有时间的人,可以每天晚上做饭时或者睡前熬好,让它留在锅里,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开小火热着,等洗漱完毕,就热好可以吃了。5、我查了一些中医网站,有医师指出此方功效:调和气血。其中当归、川芎是补血的,黄芪和党参是益气的,长期服用这些药,自然气血充盈、畅通,肤色细腻,透亮,去黄,肤如凝脂。
另一医师的评价:这几味药配合在一起主要作用能调理气血,对内分泌可能会有辅助作用,因为气血运行通畅对身体的其它部位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几味药分别的功效:
川芎:血中气药,活血行血,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
黄芪:固表补气,托毒生肌
当归:补血活血
阿胶:滋阴养血,补血活血
这几味药单独和乌鸡一起煲汤也都是非常适合女性食用的滋阴养颜的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