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斯塔彭科夺冠看网坛间的“矛与盾”

随着2017法网女单决赛的结束,拉脱维亚少女奥斯塔彭科以4:6 6:4 6:3比分逆转罗马尼亚名将哈勒普首次夺得大满贯冠军,相比征战多年以及第二次晋级法网决赛的哈勒普,之前大满贯最好成绩仅仅32强的奥斯塔彭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通过分析比赛的数据以及统计这些年的大满贯冠军可以看出,奥斯塔彭科的夺冠也在意料之中,再好的“盾”遇见锋利的“矛”也得甘拜下风。

今年的这场法网女单决赛就是“矛与盾”最好的体现,两种不同的球风,一个全场各种大角度的调动进攻,一个脚踏风火轮拼命的捞球防守;一个想尽快结束这一板的争夺,一个想尽可能延长每一分等到对手的失误。比赛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切,奥斯塔彭科打出了54个制胜分同时54个非受迫性失误,而对比哈勒普的这一数据只有8个和10个,奥斯塔彭科完全的占据了比赛的主动,哈勒普唯一拿下的第一盘仅仅打出了一个制胜分伴随着两个非受迫失误。奥斯塔彭科的球风所谓“我的比赛我做主”,若是普通的皇冠或者超五级别比赛我会相信哈勒普会更大机会夺冠,可是这是大满贯,每一个选手都会尽力调整最佳状态,更不会轻言放弃,就算再稳健的球风可以过一个两个进攻打开了的选手,但是能够过7个吗,恐怕还是有些难度的。

一场比赛会存在运气的成分,如果弹网的那一分哈勒普得到了第二盘到了4:0领先或许比赛又会不同,但是主导比赛的终究是实力,就好比哈勒普在四分之一决赛第二盘1:5落后惊天逆转斯维托丽娜一样,同样靠一个滚网球拿下了第二盘,若不是一路追至抢七恐怕连“幸运球”的机会都没有。纵观非种子球员奥斯塔彭科的夺冠之路可谓艰辛,含金量也是不低的。7场比赛打了五次三盘,不仅拿下了奥运冠军普一格和前法网亚军斯托瑟这样的暴力派,后三场连过沃兹尼亚奇稳健防守派、典型红土高手巴辛斯基这样的上下旋变化派、今年红土拿分最多的变线狂魔哈勒普。7场比赛轰下了299记制胜分,平均每场42记,恐怕今年的男单冠军制胜分也未必能有这么多吧。正手击球速度达到了惊人的 76 英里每小时,这可比男子世界第一穆雷都要快。无论任何回球都可以打出进攻侵略性。一句话“就是怼”,这样的一个小轰炸机见神杀神、见佛杀佛,就问你怕不怕。

这样的输掉一场比赛,哈勒普也只能心服口服,只要夺冠大满贯和世界第一这样至高的荣誉就是自己的了,可是总是差这么一点,“我不觉得我今天某环节出错了,我也打的很好,但怎么说,我想运气今天不在我这边,我很接近胜利,但又一次失败,我也只能向前看。”这又回到了要讨论的问题,哈勒普这样的选手确实稳定比赛中不会犯太多的错误,容易在巡回赛大满贯取得稳定不错的成绩,但是她在大满贯不会是走到最后的一个。记忆最深的几次比赛包括两次被鲁西奇的狂轰滥炸给击退了,还有一次澳网被背水一战的张帅击败了。

沃兹尼亚奇、拉德万斯卡这类稳定网坛多年没大满贯原因同哈勒普类似,缺乏杀板意味着失去了比赛的主动权,纵观最近这些年的大满贯冠军,被诟病进攻差的科贝尔在2016年也是攻防兼备,能够夺冠击败各类选手靠的可不仅仅是把球回过去,而是回出质量,被动中搏出杀板。尤其能够在大满贯决赛击败小威,别管小威状态如何,没两把刷子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大满贯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不是每个人可以轻易得到的,看似一年四次机会,但是有些选手再稳定就是拿不到,网坛那么多鸡血女,说不定哪一个就爆发了,真爆发起来别说哈勒普,小威莎娃也拦不住,就好比前几年温网的利斯基,2015年法网男单决赛打疯了的瓦林卡。每个人都有爆发的可能,可是这类稳定类型的选手只能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哪一天开窍了都像科贝尔那样进化成攻防兼备了说不定就有机会夺大满贯了。

奥斯塔彭科还很年轻,仅仅20岁夺得大满贯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能够走到冠军经历过最后一层考验证明了她与那些普通的鸡血一场或几场比赛的普通选手不同,未来那么长,只能说奥斯塔彭科走向了一条有前途的道路。不说那么久,就看今年的温网女单冠军你猜的到吗?(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冷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