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在战犯管理所小组学习,刚写下“龙游浅水”,挨旧部一记耳光
相关推荐
-
黄维性情顽固,关押27年到底改过没有?出狱后一句话暴露了真相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解放战争结束后,大批国军高级将官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改造,人数不下百人.这其中自然有真心悔过的名将,如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也有顽固不化的刘嘉树.刘 ...
-
【转】黄维被俘虏后,他的美貌妻子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才与他团圆?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国民党12兵团司令黄维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包围.不久后,兵团副司令胡琏从南京带回了自行突围的消息,11月下旬,黄维开始组织12兵团突围.最终,高级 ...
-
黄维恢复自由后到香港买了一本书,视若珍宝,每天晚上都要读一读
斯大林曾经在记事本上写下过一句话:以60万战胜80万精兵,奇迹,真的是奇迹. 而这场被斯大林誉为"奇迹"的战役,也彻底让蒋介石输掉了统治的本钱,很多他早年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纷纷鸟兽 ...
-
她,17岁嫁给黄维,丈夫入狱她苦等27年;他出狱她自杀,晚27年合葬
(说历史的女人--第1641期) 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黄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做为国军的一位著名将领,其资历之深,名气之大,战果之辉煌,都是十分突出的.他有黄埔一期的"高贵"出身, ...
-
他是傅作义的上将副司令,助力北平解放后拒不当官,躲到郊区养鸡
他是傅作义的副司令,起义后拒不当官,躲到北京郊区养鸡,结局令人欷歔!傅作义的副司令,助力北平解放后拒不当官,躲到郊区养鸡!黄维抗拒改造,却痴迷"永动机","儒" ...
-
胡宗南参谋长沈策,他被俘25年拒绝改造,特赦后赴美定居27年,为何最后选择回归祖国
"我没有犯罪,我只是打了败仗,没有必要写什么检讨!" 这句话,是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国民党最为顽固的黄维将军所说的.黄维是个书生意气十足的人,从来都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由于1 ...
-
黄维和他的永动机
提起黄维大家都知道其是国军十二兵团的司令长官,在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中兵败双堆集被俘,后作为战犯在监狱里改造27年.1975年3月,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直到1989年逝世 ...
-
1975年最后一批国军战犯被特赦,有10人申请赴台
1975年最后一批国军战犯被特赦,有10人申请赴台, 他们后来怎样了 原创2021-06-30 ·历史一鉴 人,总归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了改造一些战犯,主要建了两所战犯管理所 ...
-
1985年,黄维特赦的十年后,82岁的他重返战犯管理所2号监室过夜
2019年7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39集历史连续剧<特赦1959>,此片一经播出即受大量观众喜爱,在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中荣获优秀电视剧奖. 电视剧讲述的是19 ...
-
黄维特赦后的第十年,82岁重返战犯管理所:希望在2号监室住一晚
1949年11月,淮海战役最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并一举歼灭敌军的第12兵团. 在一望无际的雪地上,有一群被押往俘虏营地的人群缓慢地前行,其中那个身材魁梧的人便是国民党第12兵团总司令--黄 ...
-
最后的“战犯”:我的父亲黄维
红星故事2019-11-10 13:30:16 军旅警营 来源:特色文苑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黄维,34岁便成为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18军军长,可谓春风得意.岂料10年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
打黄维兵团有人质疑中野战力,粟裕却说:我们应该向中野学习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歼灭黄维兵团,则是淮海战役重要的一环. 与黄维第12兵团对决的,是我军的中原野战军.这一战中野打得并不容易,后来能够全歼黄维兵团,华野的助阵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此, ...
-
沈醉刚从重庆战犯管理所转到功德林时,在战...
沈醉刚从重庆战犯管理所转到功德林时,在战犯当中称得上年龄较轻.身体较壮的一个,为了能让给大家一个好的印象,他在学习方面自知不能比别人更好,所以在劳动方面表现积极,许多用力气的地方总是抢着去干,而且尽力 ...
-
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这是一个"穿帮"的经典长镜头. 从电影角度看,一方面这个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长镜头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也可能是绝后的. 另一方面看的话,这个镜头其实是穿帮了. "穿帮&qu ...
-
妻子苦守27年,换来黄维出狱后的一声“滚”,精神失常后跳河自尽
1976年春,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一头栽进了永定河,从此再也没有上来.而这个老太太,便是黄维的夫人--蔡若曙. 1948年12月,在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淮海战役中,反动的国民党军最终败给了人民.在这场战 ...
-
访谈名家 || 守正创新,开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天地 ——黄维樑教授访谈录
编者按:张叉教授对黄维樑教授所作的专题访谈由两部分组成,这里刊出的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即将另行刊发,详见:张叉.黄维樑,<加强"以中释西"文学批评,构建中国比较文学的话语体系 ...
-
决战淮海,黄维兵团被全歼,杜聿明被俘,主席:粟裕立下第一功
1948年12月7日,粟裕.张震等登上襄山之巅,瞰视整个战场,只见敌军全被笼罩在硝烟和雾霭之中,犹如困兽.粟裕听着那隐隐传来的枪炮声和爆炸声,即命令东.西.北三面加强攻击,重点放在邱.李两个兵团的接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