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虚开案件原则上不要和税务机关对抗
相关推荐
-
税务执法证据采用需注意这些风险
2020年11月30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陈建华 证据是税务行政执法的事实根据,是认定税收违法行为.作出执法决定的重要基础.证据不足会直接导致对违法事实认定不清,对违法行为定性不准,是税务执法应 ...
-
一个再审案引发热烈讨论:如何把握税收行政正当程序?
2021年01月22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卢慧菲 在第五届税务司法理论与实践论坛上,上百名来自税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专业人士对一个再审涉税案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台上台下围绕此案展开激烈辩论,论点无不 ...
-
新税法对于关联方转让定价是如何规定的?
关联方资产转让价格该怎样处理?新税法对于关联方转让定价是如何规定?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专设"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建立了反避税制度,加大了企业通 ...
-
涉嫌虚开案件中纳税人该如何避开致命误区和陷阱?
在涉嫌虚开的案件中,没有什么证据比"说自己是虚开"这个证据更重要和更悲催,哪怕事实上根本没有虚开.有时,在专业律师介入之前,纳税人就得面对办案机关,熟悉本文的内容非常重要. 我们先 ...
-
涉嫌虚开案件面临讯问(或询问)的正确应对
赵清海律师 涉嫌虚开案件中,口供占有压倒性的重要地位,而虚假的供述或证言极易导致涉嫌虚开案件的冤假错案发生.在冤案发生之前,每个人可能都会人为冤案于自己无关(幸存者偏差),而实际上,涉嫌虚开案件极易产 ...
-
佛山46家公司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虚开普通发票,或涉嫌虚开发票罪
佛山46家公司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虚开普通发票,或涉嫌虚开发票罪 何观舒: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辩护律师.税务犯罪辩护律师 #佛山# #虚开发票# 2021年4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布了一批重 ...
-
涉嫌虚开的询问或讯问:绝对不要超出自己认知能力陈述或回答
不少的情况下,一个纳税人能够被认定为虚开,不一定是他真的虚开了,而是他超出自己认知能力陈述或回答,并基于重大误解而自认为是虚开.法检可不管那么多,既然你自己都承认虚开了,那就别怪我的法槌将你送进监狱! ...
-
针法,原则上有两种,一种无为针法,一种有为针法
灵枢一脉,千年传承,巨灵之源 古中医博大精深,令人赞叹!其中的道理要讲清楚不容易,黄贵生老师从小熟读古中医经典,精研古派针灸一辈子,行医三十多年,对古中医经典的解读和实践有独到的见地!感恩黄老师分享! ...
-
四年级奥数 第21讲【抽屉原理与最不利原则(上) 例7难度4星】新版小学奥数学 小升初数学 杯赛题型 附加题
四年级奥数 第21讲【抽屉原理与最不利原则(上) 例7难度4星】新版小学奥数学 小升初数学 杯赛题型 附加题
-
房地产、劳务派遣虚开案件思维导图集
一.劳务派遣公司虚开建筑劳务发票案例 二.虚开劳务发票逃避高管个税案 三.苗木企业虚开案 四.某房地产公司虚开成本少计收入案例
-
六部门: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单次收取租金原则上不超3个月
近期,少数住房租赁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住房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监,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于2021年4月26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 ...
-
六部门: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单次收取租金原则上不超3个月
摘要 [六部门: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单次收取租金原则上不超3个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加强住房租赁企业从业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