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丨1公斤DNA能干啥?能装下全世界数据并保存100年以上
相关推荐
-
祖传的双链DNA,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来装书、存电影?
如果让你给千年后的世界留下这个时代的讯息,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写在纸上?难以保存. 刻在石头上?保存久,但容量有限. 存进电子芯片?容量大了,但长期放置不用,数据容易消失. -- 难道就没有一 ...
-
重新编码生命:药物研发的革新,更是生物领域的伟大尝试
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拥有64个遗传基因密码子.但是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近日他们发表文章称,在实验室里他们创造了一个只含有57个密码子的完整的细菌基因组.这一 ...
-
细胞也当硬盘?科学家成功将数据“写入”活细胞DNA
◎ 科技日报记者 冯卫东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通过CRISPR技术,将数字电子信号直接转换为存储在活细胞基因组中的遗传数据,这或是迈向开发用于长期数据存储的 ...
-
终极存储解决方案:把ZB级海量数据写在DNA上
小小的双螺旋结构能够在不可思议的袖珍空间内存储惊人的信息量. 来源丨Scientific American 编译丨科技行者 在如今这个经受着大数据洗礼的时代下,弄清楚如何以低成本方式存储数据已经成为愈 ...
-
DNA数据存储技术再升级,科学家们对活细菌编程,用其作为介质
最新存储技术,活细菌DNA存储 硬盘和光盘驱动器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存储数千兆字节的数据,但是当这些技术(如磁带和软盘驱动器)被新技术所取代时,它们就变得过时且不易被读取.现在,科学家们想出了一种将数 ...
-
PNAS|超越CRISPR,RLR新基因编辑工具问世
哈佛大学怀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称为反转子文库重组工程(Retron Library Recombineering,RLR)(反转子(retron)是由逆转录酶(RT)和 ...
-
一小杯DNA可装下全世界信息,MIT开发全新DNA信息存储读取技术
撰文:ZS 编审:王新凯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传递与交互.随着人类文明从狩猎文明到信息文明的转变,信息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例如我们每天吃饭离不开外卖.购物离不开手机等等 ...
-
观点丨孟庆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据权与数据治理
编者按 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开幕,孟庆国教授在主题为"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的分论坛上发言.现将发 ...
-
生命新知·情报丨未来,DNA手术或成为可能
新型DNA编辑酶:精准改写基因组 美国哈佛大学的Gaudelli等人通过一种新型的DNA编辑酶,直接和永久地改变了DNA的单碱基对,从A·T向G·C转化.这一技术在未来或可使精准DNA手术成为可能,以 ...
-
新知丨裘錫圭:[囦丮]卣銘文補釋
卣銘文補釋 裘錫圭 提要:本文在學者們對 卣銘文的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提出兩個觀點:一.認爲銘文首段記錄的"伯氏"讓 自己從"庶人"中挑選六家當作他的" ...
-
新知丨李爱辉: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残片补考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残片补考* 李爱辉 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图藏十一片甲骨进行缀合和考释.第一组甲骨缀合后出现了一条新的卜辞,这条卜辞可进一步加深对"登"字字义的理解,也纠正了旧有考释中 ...
-
新知丨宇宙大爆炸 VS 你以为的 BIG BANG
奇(ji)点还是奇(qi)点,爆炸还是膨胀?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g)的概念似乎深入人心却又扑朔迷离.许多人眼中,宇宙大爆炸是整个宇宙被挤在一个无穷小的点上,然后发生了爆炸,构成宇宙的所有 ...
-
【佳节有新知丨微视】慎终追远话清明
【佳节有新知丨微视】慎终追远话清明
-
新知丨四九山房經眼璽印錄——秦漢(一)
此中所示古璽印為余諸友所藏.余幸得允.為鈐拓存朱者.已百餘品矣.近日借此公眾號陸續發佈於此.以饗同好. 信息來源:四九山房微信公眾號 微刊小編:Manu
-
新知丨陈徽:《尚书·洪范》的道统观和王道思想
<尚书·洪范>的道统观和王道思想 作者简介丨陈徽,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原文载丨<中州学刊>,2021年第1期. 摘要 <洪范>总结了西周以前的治世理念和政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