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三)

(0)

相关推荐

  • 《资治通鉴·唐纪》:“上问侍臣:‘创业与...

    <资治通鉴·唐纪>:"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 ...

  • 历史上最猛的妃子,舍身救驾,给后世留下最坚强的背影

    在我们印象中,后宫女子都是娇滴滴,弱不禁风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除了少数几个开国皇帝的后宫中,出现过与他们同甘共苦的猛女之外,其它时期,后宫之中大多都是并没有见过世面,经历过风浪的女流之辈.然而,汉元 ...

  • 龙欣诗作——《七绝·当熊》(外二首)

    <七绝·当熊> 君王殿上美昭仪, 胆魄何曾逊健儿. 但看当熊那一刻, 岂无勇气斗雄狮? 注:"当熊"为赞女子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之典.据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冯 ...

  • 读通鉴(115)儒家的粉丝叶公好龙

    读通鉴(115)儒家的粉丝叶公好龙 解读: 朝中的儒生很多,大多只是儒家的粉丝,有点像小米的粉丝一个样.金错刀老师曾经对小米的粉丝做过好剖析,认为小米的粉丝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是贪,所以小米会用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 (三) 鲍宣上书曰:"陛下父事天(以天为父),母事地(以地为母),子养黎民(以百姓为子女).即位已来,父亏明(日食),母震动(地震),子讹言相惊恐(流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一)

    (一) 孝哀皇帝下 元寿元年己未,春,正月,辛丑朔(初一),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推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借此授任)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半民:汉哀帝搞起了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二)

    (二) 前凉州刺史杜鄴以方正(身份)对策曰:"臣闻阳尊阴卑,天之道也.是以男虽贱,各为其家阳,女虽贵,犹为其国阴.故礼明三从(婦人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之义,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 ...

  • 资治通鉴第三十五卷·汉纪二十七(孝哀皇帝下)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 孝哀皇帝下 ◎ 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是日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七)   永光二年己卯,春,二月,赦天下. 丁酉,御史大夫韦玄成为丞相: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 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夏,六月,赦天下. 上问给事中(秦置,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四)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 (四)   鸿嘉四年甲辰,秋,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泛滥),灌县.邑三十一(淹没三十一县),败官亭.民舍四万馀所.平陵李寻等奏言:"议者(讨论治河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五)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 (五) 初,太后兄弟八人,独弟曼(老二)早死,不侯:太后怜之.曼寡妇渠(人名,王莽母)供养东宫,子莽幼孤,不及等比(和其他兄弟比),其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六)

    昌陵制度奢泰(规划奢华),久而不成. 刘向上疏曰:"臣闻王者必通三统(沟通天地人),明(明晓)天命所授者博(多),非独一姓也(能承天命的王朝并非一家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孝文皇帝尝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七)

    永始二年丙午,春,正月,己丑,安阳敬侯王音薨.王氏唯音为修整,数谏正,有忠直节. 半民:汉成帝就这么个远房的舅舅还不错,多次劝谏皇帝,"有忠直节",这个评价不错. 二月,癸未夜,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