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风情|留住乡愁 赣榆匡氏与《铁弓缘》
相关推荐
-
1912年山东黄县至胶州实寄封
1912年山东黄县寄胶州中式红条封,贴蟠龙2分二枚,合符4分特殊邮资,销山东黄县四月三十日无年份特殊日戳,经潍县五月初三中转,有胶州5月5日到达戳,保存完好
-
【一臂思扛鼎,金左高凤翰】:因地因时因病为,丁已残人狂亦真。
<中国梅家七十---高凤翰> 文/梅园水仙(初稿) <松籁阁雪中对镜图> <自画像>(北京故宫博物院) <梅花八开册>(上海博物院) <梅花图&g ...
-
明初胶东卫所军户的祖籍观念,读胶州匡氏始祖墓表有感
在阅读古代的族谱时,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家族的始迁祖在去世之后,都没有安葬在居住地,而是会归葬原籍(祖籍地). 这一现象不仅在民户中存在,在明代胶东卫所的军户当中也并不鲜见. 笔者之 ...
-
明代进士(29)喻守初:官至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病逝于官署
(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进士(29)喻守初:官至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病逝于官署 余大中 喻守初(1555-1623年),字秉吾(一字元慎),号东维.湖广石首县(今属湖北荆州)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
-
“盩厔 匡兴”五两槽锭
清代陕西"盩厔 匡兴"五两槽锭,重149克,保存完好
-
法若真是清代山东为数不多的诗书画皆有成就的文人
<画人传>~第279篇 法若真是清代山东为数不多的诗书画皆有成就的文人! 文/卢秀辉 法若真(1613-1691)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于明朝景泰年间任职胶州,法氏后人遂定居 ...
-
赣榆往事| 留住乡愁,赣榆县城古城门
留住乡愁,赣榆县城古城门 周明军 赣榆县赣马镇属于历史上的赣榆县治,自唐.宋.元.明.清.民国,赣马也算是赣榆的"六朝古都"了. 2013年3月3日,由连云港市文保所.市文物学会 ...
-
留住乡愁|赣榆习俗--春联
赣榆习俗--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 ...
-
赣榆风情|赣榆人,请记住乡愁
赣榆人,请记住乡愁 周明军 又到一年的开学季,赣榆许多莘莘学子开始打着行囊.背起背包踏向远方的路了. 他们或者是她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走在前行的路上. 赣榆人,不要忘记赣榆,请记住乡愁. 什么是乡 ...
-
留住乡愁,赣榆的记忆(三)
留住乡愁,赣榆的记忆(三) 周明军 一张张老照片,就是一段生活的记录: 一个个老场景,就是一幅幅沧桑岁月的画卷: 这些赣榆老照片,是否能勾起你曾经的回忆? 赣榆老照片这些满满的都是回忆, 走的再远,别 ...
-
留住乡愁|春节习俗-赣榆的过门钱
春节习俗-赣榆的过门钱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古朴的东西都离我们远去了,像刚归去的冬至家有老人的肯定已早早包了饺子等待着儿女的归来,年轻人对农历节日无所谓,可能撮合吃点什么就算了.像祭灶.贴春联风俗还是 ...
-
赣榆风情| 喜得万历《赣榆县志》
喜得万历<赣榆县志> 周明军 明万历十八年(1590),赣榆知县樊兆程主修<赣输县志>.由县学附生唐时熙编撰初稿,教谕李一凤校正,樊兆程亲自总纂成书,进士朱维藩作序. 万历十八 ...
-
赣榆风情|赣榆民俗—端午节
赣榆民俗-端午节 周明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 ...
-
赣榆风情|赣榆张姓百忍堂
赣榆张姓百忍堂 百忍堂: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 ...
-
赣榆风情|考万历《赣榆县志》序
考万历<赣榆县志>序 周明军 史料记载赣榆县第一部县志是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由赣榆知县樊兆程主修的<赣输县志>.县学附生唐时熙编撰初稿,教谕李一凤校正,樊兆程亲自总纂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