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瓶 , 一 千 多 年 的 美

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

持续了1000多年。

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梅瓶诞生在唐朝。

唐 白釉梅瓶 故宫馆藏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用天生丽质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只是,唐朝的梅瓶......似乎有点太丰满了。

还有一种主流观点,

梅瓶是由契丹民族的鸡腿瓶演化而来,

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灰绿釉鸡腿瓶 首都博物馆藏

还有一种器型的鸡腿瓶,样子和梅瓶就更接近了——

褐釉鸡腿瓶 首都博物馆藏

契丹民族的兴起,差不多在北宋时期,晚于唐朝,

所以,梅瓶应该和鸡腿瓶没什么亲戚关系。

当然,也有另一派专业说法:

梅瓶诞生于北宋时期。

我还是宁愿相信:北宋窑工们是根据鸡腿瓶的形状,

激起了某种灵感,借以改造丰满的唐朝梅瓶......

全部都顺理成章了。

于是,宋朝的梅瓶瘦身成功,变女神了。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故宫馆藏

我们比较熟悉的宋代梅瓶,应该是磁州窑出品的——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故宫馆藏

地位与磁州窑并驾齐驱的耀州窑版梅瓶,也是女神范儿十足——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契丹民族后来也开始迷恋梅瓶了,样子依然妩媚——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经过宋朝文人的定性,梅瓶的文化高度已经到位,剩下来的就是细节的改变。还有功能。元朝人普遍豪饮,梅瓶本来就是装酒用的,于是,元朝的梅瓶似乎实用性超过了观赏。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首都博物馆藏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首都博物馆藏

梅瓶在元朝之前,是使用木塞吗?

还是由于时间太长,瓶盖无法完整保存?

总之,从传世和出土的文物上看,

元之后的梅瓶普遍都有一个大盖子。

从观赏性上看,有破坏美之嫌。

明永乐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类似时装界的流行风潮,今天时兴垫肩,明天却又溜肩美了。

梅瓶的细节改变,也是这样,最明显的地方也在肩部。

明嘉靖 白釉暗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明永乐 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明天顺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故宫馆藏

后来,随着国力的衰弱,

明朝的梅瓶也越来越不讲究了,

细节不论,整体结构似乎都出问题了:

万历时期的梅瓶,似乎有些站立不稳,

摇摇欲坠......

明万历 青花缠枝番莲纹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明万历 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到了清朝,梅瓶的天生丽质,

似乎被人工的奇技淫巧所遮盖。

像今天的网红脸铺天盖地,

人们再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第二种美了。

清雍正 粉青釉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清乾隆 松石绿釉梅瓶 国家博物馆藏

还有话想说——

宋、元时期,应该是梅瓶的黄金时代,尤其宋朝。

甚至与宋并存的辽国和西夏,也在不约而同模仿宋人制作梅瓶。

今天看来,这些梅瓶山寨版,

甚至都比明、清两朝后期的器物更漂亮。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莱菔尊 国家博物馆藏

宋 黄釉黑彩竹纹瓶 故宫馆藏

金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故宫馆藏

西夏 灵武窑黑釉剔花折枝牡丹纹瓶 故宫馆藏

宋 黑釉凸线纹瓶 故宫馆藏

2、1-2篇原创文稿(艺术家自己或评论人针对作品的评论或赏析解读);

4、在其他平台原创刊发的,请加“游观”为白名单后,再进行投稿。

主 编:朵庆彦(汲云轩)

/

本号所登载之文章,除部分原创外,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图片除平台拍摄及相关作者提供外,其它图片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不对其来源负责。

(0)

相关推荐

  • 礼佛 | 瓷器

    唐 各类瓷器一组 大英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虎纹铭文罐(正面) 大英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虎纹铭文罐(背面) 大英博物馆藏 意为长庆三年(823年),佛教信徒薄四度(音)恭制此器进奉于大佛 ...

  • 长颈瓶

    南宋龙泉窑青磁长颈瓶 南宋 修内司窑青瓷长颈瓶 南宋官窑青磁八角瓶 南宋 修内司官窑长颈瓶(整体) 大英博物馆藏 △ 北齐 白釉绿彩长颈瓶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 隋 白瓷长颈瓶 隋代丰 ...

  • 玉壶春之泪

    白釉黑花玉壶春瓶  元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瓶身有诗文"一醉解千愁" 还有比这更妙的广告语吗 ? 金代耀州窑玉壶春   四方倭角盘  酒盅 喝酒用的是酒盅 可见是高度酒 像下图一人一 ...

  • 清乾隆 料胎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 <乾隆年制>蓝料款 2亿 南宋 龙泉窑青瓷浮雕牡丹纹双耳瓶 |龙泉窑飞青瓷瓶| 龙泉窑觚形青瓷瓶 青瓷管耳瓶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龙泉窑青瓷尊形花生瓶 ...

  • 定州花瓷

    定窑刻花牡丹纹盘 北宋 定窑牙白划花回纹茶盏托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北宋 定窑瓜式提梁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白釉兽足熏炉 河北博物院藏 北宋至金 定窑盘口纸槌瓶(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北宋至 ...

  • 玉壶春瓶

    金代耀州窑玉壶春   四方倭角盘  酒盅 ▲壁画中的敬酒场景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壁画 宋代 定窑玉壶春瓶 ▲金 鲁山段店窑钧瓷天青釉玉壶春瓶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青瓷玉壶春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

  • 6700万的瓶 ,插花有点贵

    苏富比2008香港春拍,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画专场,仅两件拍品: 一件花瓶+一幅古画.这是香港苏富比2008春拍精心之作,其中的被美誉为南宋御园"香水瓶"的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成 ...

  • 千年梅瓶之美——各大博物馆藏历代梅瓶欣赏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梅瓶诞生在唐朝. 唐 白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唐 白釉梅瓶 故 ...

  • 【鉴赏】历代梅瓶:感受千年梅瓶之美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 并且开创了许多新品种,元明清继续烧造 ...

  • 感受千年梅瓶之美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 并且开创了许多新品种,元明清继续烧造 ...

  • 梅瓶:梅韵千年,瓶如美人

    宋人有诗云:"公余终日坐闲亭,看得梅开梅叶青.可是近来疏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1 梅瓶,被誉为中国瓷器第一器形.它修长优美,高挑富于曲线,造型挺秀俏丽,如同美人的窈窕身姿.它以口 ...

  • 两千五百万!从这件史上最贵的湖田窑梅瓶说起

    南宋 湖田窑牡丹纹梅瓶 2021年3月21日,一件南宋湖田窑梅瓶拍出两千五百万天价,瞬间刷爆瓷器圈,同时也刷新了湖田窑的世界拍卖纪录. 宋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花卉纹梅瓶观复博物馆藏 湖田窑在景德镇东南湖 ...

  • 两千五百万!从这件史上最贵的湖田窑梅瓶说起……

    2021年3月21日,一件南宋湖田窑梅瓶拍出两千五百万天价,瞬间刷爆瓷器圈,同时也刷新了湖田窑的世界拍卖纪录. 宋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花卉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湖田窑在景德镇东南湖田村,是有宋一朝烧造青 ...

  • 梅瓶之美

    早期:多样化探索 五代至北宋早期,梅瓶装饰主要是"胎纹釉理"模式. 五代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高4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北宋中期开始,逐渐以"范金琢玉"式和& ...

  • 优雅千年——梅瓶的造型衍变

    "梅瓶,小口.宽肩.长身.短颈.足微敛而平底." --陈浏的<匋雅> "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 ...

  • 鉴赏 梅瓶之美

    早期:多样化探索五代至北宋早期,梅瓶装饰主要是"胎纹釉理"模式. 五代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高4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北宋中期开始,逐渐以"范金琢玉"式和&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