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6(1)阿尔巴尼亚人的征服
相关推荐
- 
                             
                            
【人类经济万年史】133埃及15-17世纪经济
埃及15-17世纪经济 埃及是一个具有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近代前期,埃及的经济发展,经历了马木鲁克奴隶王朝(1250-1516 年)等 ...
 - 
                             
                            
非洲李鸿章!他发动埃及改革对抗土耳其,发展洋务与明治维新齐名
为往圣继绝学同名入驻一点资讯/天天快报,QQ公众平台敬请订阅 古代科举考试,虽几为当代士子诟病.其实无论古今,只要选拔考试,自然有那许多弊端.无论试题如何变化总是得过独木桥者少,未过独木桥者自是欠缺所 ...
 - 
                             
                            
【阿拉伯古代列国志】马穆鲁克苏丹国(下):历代苏丹
马穆鲁克苏丹国(下):历代苏丹 6.世系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历时200多年,传位47代国王. 王朝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前期(1250-1390)由埃及伯海里系马穆鲁克执政,主要为埃及突厥人,国王大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1(1)英国人离开
第51章 犹太人的独立,阿拉伯人的大灾难 (1948-1951) 第一节 英国人离开:本-古里安:我们成功了 1948年5月14日,英国最后一位巴勒斯坦高级专员阿伦.坎宁汉将军在简单的离别仪式后,从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6(2&3)易卜拉欣
穆罕默德.阿里执政15年,他的儿子易卜拉欣只有一年,但本章中的三节有两节半都是讲的易卜拉欣,主要是因为与耶路撒冷的关系. (易卜拉欣,自网络) 第二节 易卜拉欣:神圣的火焰,神圣的死亡 上节末,讲到易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8-(5)巴克汗与鞑靼人:灾难
第五节 巴克汗与鞑靼人:灾难 这本书有个特点,有的一节内容很长,但实际涉及的事件并不多,但这节正好相反,文字不多,但涉及的事件和历史背景却较多. 先简单说一个事件的历史背景,成吉思汗没人不知道,他建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6-(3)萨拉丁其人
第三章 萨拉丁其人 说了好久的萨拉丁,但一直没仔细介绍一下,所以本节是对萨拉丁其人的一个总结性介绍,有些前面已经介绍过.当然,萨拉丁的事迹还有很多,后面还要再讲几节. 萨拉丁本名叫做优素福.伊本.阿尤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3-(6)穆斯林、犹太人和法兰克人
第六节乌萨马.本.蒙奇德和犹大.哈列维:穆斯林.犹太人和法兰克人 这一节内容较多,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事,只是讲述了12世纪十字军时期,穆斯林.犹太人和法兰克人(西欧基督徒)之间的关系. 书接前面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