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圈内的臭虫(模压赝品)

(0)

相关推荐

  • 古玉的那些事儿,你发现这些了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收藏玉器的时尚,商代富豪墓中就有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出土,历代君王如秦始皇.宋高宗.清乾隆等都是玉器的大收藏家;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元代朱德润的<古玉图 ...

  • 乾隆孝粉碗披有神秘的色彩

    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它的起名还有一个起源,据传,我国从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 ...

  • 走下神坛的宋代玉器:皇帝嗜玉成瘾, 赝品玉器成潮流,却是玉器发展的巅峰

    珠宝匠第436篇原创走心科普 在上一篇文章中(相关阅读:<清平乐>引发宋朝热!从宋代玉器看1000年前宋人审美,不服不行),J先生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玉器的材质.纹样和工艺: 今天,继续带大家 ...

  • 古玉圈福尔摩斯镜头下的秘密

    在藏玩古玉的过程中,有些爱好者会忽视古玉的细节.然而,细节往往会决定您鉴定玉器的最终结论如何.所以,细节,在鉴定古玉过程中不可或缺,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

  • 玩良渚 , 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当今国内收藏圈 京沪巨鳄潜伏 江浙氛围浓厚 多产学者型藏家 作为当地特产 良渚玉器 受头等待遇 齐家与红山虽同样精彩 惜圈子甚小 回顾去年4月2日,香港苏富比『人间异珍:奇 ‧ 趣』专场圆满收槌,总成 ...

  • 古玉圈常用的行话一一江湖术语

    古玉行业常用的江湖术语一一行话 1.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2.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3.包浆:器物表面长时 ...

  • 古玉圈的另类:炉顶

    传世玉器中有一类器物,形似馒头状,下有象鼻穿,上为镂雕.透雕的各种立体圆雕图画,有山石.人物.花鸟等,不论其形态多异,均团为一体,不出玉纽之样. 元代  玉荷鹭纹炉顶 高5cm,底径4.3-4.7cm ...

  • 揭开古玉赝品的假面具!(阴线对比,模压范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1图2是玉友提供的,图2是钻孔旁阴线的放大图,图3图4图5是我的图片. 从图1整体来看,没有古玉古朴的神韵,主要是每个下刀的方式都不对.古代是固定的工具,玉在移动,所以 ...

  • 236万成交,指尖大的战国玉猴刷爆朋友圈!古玉的春天来了!

    今日,嘉德香港春拍启幕,璧光盈袖 II -- 居易書屋珍藏玉器专场将携162件古玉登场.玉器涵盖中国玉器史的多个时期,尤其本次有众多稀少的高古玉器亮相嘉德香港春拍,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古玉盛宴. 璧光盈袖 ...

  • 战国玉猴刷爆朋友圈!古玉的春天来了!

    昨日,嘉德香港春拍启幕,璧光盈袖 II -- 居易書屋珍藏玉器专场将携162件古玉登场.玉器涵盖中国玉器史的多个时期,尤其本次有众多稀少的高古玉器亮相嘉德香港春拍,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古玉盛宴. Lot0 ...

  • 别把玉器中“仿古玉”和“赝品古玉”混为一谈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仿古玉爵杯 中国玉器自宋代首开仿古之先河,各种玉器的仿古和作旧工艺随即应运而生. 宋代玉器仿古的初衷并非是为了牟利,而是当时文人"尚古"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宋 ...

  • 揭开古玉赝品的面具:这几招就够了!

    从图1整体来看,没有古玉古朴的神韵,主要是每个下刀的方式都不对.古代是固定的工具,玉在移动,所以砣出的阴线每刀都笔直有力,如图4.而现代是一手拿玉,一手拿工具雕琢,会因晃动而使得刻出的阴线歪扭,如图2 ...